鉅大LARGE | 點擊量:3359次 | 2019年09月20日
風光儲能源結合已是未來發展趨勢
風光儲能源結合雖然尚未大范圍來臨,但卻是未來發展趨勢。在這個過程中很多相關共性科學問題、關鍵技術、工程難題都需要更加廣泛的交流與深入討論??稍偕茉聪到y高效、穩定、規?;膽秒x不開技術創新驅動下的成本持續降低。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李寶山
8月7日由華北電力大學、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主辦的第一屆中國儲能學術論壇暨風光儲創新技術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為大力推廣風能、太陽能、儲能創新技術,推動風光互補、太陽能+儲能、風光儲技術以及智能微電網、能源互聯網技術在綜合能源服務領域的應用;搭建風能、太陽能與儲能產業科學技術、創新應用的交流與合作平臺,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技術發展,推動儲能技術進步和創新。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李寶山為大會致辭。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李寶山
尊敬的顧院士、楊校長、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同志,上午好!
今年是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成立四十周年之際,為大力推廣風能、太陽能、儲能創新技術,推動風光互補、太陽能+儲能、風光儲技術以及智能微電網、能源互聯網技術在綜合能源服務領域的應用;搭建風能、太陽能與儲能產業科學技術、創新應用的交流與合作平臺,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技術發展,推動儲能技術進步和創新,由我們學會與華北電力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一屆中國儲能學術論壇暨風光儲創新大會(2019),今天在華北電力大學的北京校區隆重召開,我代表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受譚天偉理事長委托,向出席大會的各位同志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并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近年來,我國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規模持續擴大,技術進步不斷加快,發電成本大幅下降。截至2018年底,全國風電、光伏裝機達到3.6億千瓦,占全部裝機比例近20%。風電、光伏全年發電量6000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接近9%。為確保實現2020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比重15%、20%的戰略目標,化石能源進入全面存量替代的階段;到2050年時,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到60%,在電力消費中的比重達到80%,成為能源供應的主體力量,確保我國在此之前全面完成能源轉型。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就必須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產業。
但由于風電、光伏本身的不穩定以及消納難等原因,棄風、棄光始終沒有很好的解決,居高不下的棄風、棄光率成為行業發展繞不開的難題,成為當下制約光伏、風電取得進一步發展的首要因素。而要從根本上解決棄風棄光問題,儲能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術,為有望徹底解決棄風棄光問題提供了可能。隨著具有間歇性和分散性特點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應用規模的不斷提高,對電網可靠性和消納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安全高效的儲能技術在促進可再生能源并網與就地消納中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五部委在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儲能能夠顯著提高風、光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水平,支撐分布式電力及微網,是推動主體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關鍵技術。
風光儲能源結合雖然尚未大范圍來臨,但卻是未來發展趨勢。在這個過程中很多相關共性科學問題、關鍵技術、工程難題都需要更加廣泛的交流與深入討論??稍偕茉聪到y高效、穩定、規?;膽秒x不開技術創新驅動下的成本持續降低。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作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專業學術團體,也有責任有義務推動風光儲產業的協同發展,發揮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作為,讓可再生能源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本次中國儲能學術論壇暨風光儲創新大會的召開我認為非常有意義。一是有利于促進風光儲技術融合發展。風光儲系統融合,也是能源互聯網領域重要的發展路徑之一。論壇邀請了在座的各位專家、學者和技術同仁,共同交流研討國內外風電、光伏、儲能最新創新技術進展;二是對儲能各種技術流派有一個階段性總結梳理,儲能本身不是一個新的技術,盡管市場空間廣闊,不同技術流派對于行業標準之爭是當前整個行業的主題之一。各種技術都有各自不同的應用場景和技術優勢,當然也存在著不同的短板;三是回歸技術是創新的本源,以技術創新引領產業升級轉型?;谛实囊暯?,看風光儲結合的技術創新性和市場應用性,更加有力的評估出對產業升級轉型的促進作用。相信通過本次論壇的廣泛交流和充分研討,我們都能取得對風光儲的認知更新的收獲。
我相信論壇一定會取得圓滿的成功,在這里祝大家身體健康、謝謝大家!
第一屆中國儲能學術論壇暨風光儲創新技術大會直播入口:http://m.bjx.com.cn/live/2019cnxuhy/
上一篇:濕法隔膜“大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