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533次 | 2019年10月07日
遠景AESC宣布2020年將生產每千瓦時100美元的動力電池
12月10日消息,據美國《福布斯》報道,遠景集團創始人兼CEO張雷近期在斯坦福大學表示,到2020年,遠景AESC將生產成本為每千瓦時100美元的動力電池,五年之后,會降至50美元每千瓦時。
在斯坦福大學剛發布的一段張雷在近日“全球能源論壇上”的發言視頻中,張雷稱在今年8月收購了日產電池業務之后,遠景就通過分析認為,上述的目標可以實現。這段發言是回應前美國能源部副部長ArunMajumdar(阿倫·馬宗達)在論壇期間對動力電池造價降低趨勢稍顯保守的預測。
“我對阿倫的評論有所補充,”張雷說,“他提到在2022年,電池的成本價會降至每千瓦時100美元。而我想說的是,遠景能夠提前實現這一目標:到2020年,我們就能夠提供100美元每千瓦時的動力電池。近日我們收購了一家日系電池公司AESC,遠景非常詳細地分析了電池成本下降趨勢。很可能到2025年,我們就能夠生產出每千瓦時50美元成本的電池?!?/p>
曾擔任斯坦福大學能源研究所聯合負責人、美國能源部高級能源研究計劃署前負責人的Arun在本次會議開始時預測:“在未來五到七年內,電池組的成本可能達到每千瓦時100美元。為什么這很重要?因為以此價格為基準,電動汽車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能夠實現與汽油車幾乎一致的成本和價值。再過15到20年,我們可能會看到電動汽車出現在全球的每一個角落。因為沒有尾氣排放,電動汽車將大幅減少空氣污染——而這是全球多數城市正面臨的主要問題。汽油車100多年的歷史引來了轉折期。”
遠景集團是全球智能物聯網領軍企業,同時也是領先的智能風機產品公司。集團CEO張雷認為,“未來,購買電動汽車要便宜得多,比柴油車便宜20%或30%。汽車行業是消費者導向的市場,便宜的價格會改變消費者的選擇。”
他補充說,中國人每年購買3000萬輛汽車,因此更大的挑戰將是如何管理電動汽車對整個能源系統的影響。
“如果所有電動汽車同時充電,即便是隨機充電,對于電網來說都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這就需要加上物聯網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原因,也是我提及AIOT(AI+IoT)的原因。物聯網+人工智能能夠幫助電網在電動汽車充電時實現動態平衡,同時能夠考慮到天氣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影響。這些復雜的系統和情境所帶來的問題,未來都需要人工智能技術及物聯網來解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