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35次 | 2019年12月06日
廈門鎢業擬投資18.48億擴產高鎳三元
近日,廈門鎢業(600549)公告稱,公司下屬子公司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擬投資18.48億元,建設年產20000噸中(高)鎳三元材料。
項目擬分二期實施,第一期建設產能10000噸,預計2020年12月投產;第二期建設產能10000噸,預計2021年12月投產。
目前,國內三元電池仍然以NCM523為主,而且在三元占據乘用車的半壁江山。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三元電池裝機電量約8.71GWh,同比增長207%。2018年三元電池在乘用車中的應用占比達到83%。
但隨著乘用車品質改善,續駛里程不斷提升,未來NCM622甚至NCM811/NCA等高鎳電池產品將成為市場主流。
廈門鎢業在公告中披露,公司目前三元材料產能已無法滿足當前乃至今后5至10年的新能源動力電池爆發性增長需求;考慮到車用電池材料產品認證周期長,有必要提前布局擴大產能,并對產品升級創新。
縱觀國內三元材料市場格局,不止廈門鎢業一家企業在為未來市場提前布局。格林美、華友鈷業、容百科技、當升科技、優美科、長遠鋰科、杉杉能源、振華新材料、宜賓鋰寶等等各大梯隊的正極材料企業紛紛開啟擴產模式。
但是隨著動力電池格局集聚化程度日漸提升,三元材料企業的淘汰率會進一步提升,預判將有50%的規劃產能形同虛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