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605次 | 2019年12月14日
磷酸鐵鋰電池容量衰減的原因有哪些?三元鋰電池的容量為什么會衰減?
磷酸鐵鋰電池容量衰減的原因
1、鋰電池內阻,尤其是極化內阻的不一致,使得個別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電壓變化劇烈,從而導致整個電池組的變化劇烈。
2、單體超薄電池電壓的不一致,將影響電池的調峰能力,使得整體磷酸鐵鋰電池放出的能量降低。
3、由于超薄電池工作中有放熱和吸熱過程,電池溫度會不斷變化,當過熱時,會帶來性能下降和安全隱患,事實證明,近年發生的電動汽車運營和測試起火的導火索都是因為過溫保護不到位引起電池發熱起火的,電池類型不但有錳酸鋰,磷酸鐵鋰電池也是如此。
4、容量是離散性中最嚴重的因素,容量不一致主要引起兩個方面的性能問題,一是部分磷酸鐵鋰電池會處于過充過放狀態,導致燃燒、爆炸等不安全因素,二是低容量單體電池因為提早結束工作,影響到整個超薄電池組中其他單體電池的能量不能完全釋放,從而引起整個磷酸鐵鋰電池的壽命衰減。
三元鋰電池容量衰減的原因
一、正極材料的結構變化
正極材料是鋰離子的主要來源,當鋰離子從正極中脫出時候,為了維持材料電中性狀態,金屬元素必然會被氧化到達一個高的氧化態,這里就伴隨了組分的轉變。組分的轉變容易導致相轉移和體相結構的變化。電極材料相轉變可以引起晶格參數的變化及晶格失配,由此產生的誘導應力引起晶粒的破碎,并引發裂紋的傳播,造成材料的結構發生機械破壞,從而引起電化學性能衰減。
二、負極材料結構
商業化鋰電池常用的負極材料有碳材料、鈦酸鋰等,本文以典型負極石墨進行分析。鋰電池容量的衰減第一次發生于化成階段,在這個階段會在負極表面形成SEI,消耗部分鋰離子。
隨著鋰電池使用,石墨結構的變化也會造成電池容量下降。LIU等研究了LiFePO4/C電池的容量衰減機制,同樣適用于三元鋰電池,研究發現循環后的碳材料雖然保持了石墨的形貌結構,但是其晶面的半高寬變大,導致c軸方向的晶粒尺寸變小,晶體結構的改變導致碳材料出現裂紋,進而破壞負極表面的SEI膜并促進SEI膜的修復,SEI膜的過度生長消耗活性鋰,因此造成了電池的不可逆容量衰減。
三、電解液的氧化分解與界面反應
電解液的性質顯著影響鋰離子電池的比容量、壽命、倍率充放電性能、工作溫度范圍以及安全性能等。電解液主要包括溶劑、電解質和添加劑三個部分。溶劑的分解、電解質的分解都會導致電池容量的損失。電解液的分解和副反應是鋰電池容量衰減的主要因素,無論采用何種正負極材料、何種工藝,隨著鋰電池循環使用,電解液的分解及與正負極材料間發生的界面反應都會造成容量的衰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