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563次 | 2019年12月24日
電池包的熱失控和起火的風險來源是什么?動力電池安全隱患誰來負責?
蔚來汽車的召回事件驚起一池春水。
6月27日,蔚來公開表示,由于部分車輛存在電池熱失控和起火隱患,將召回4803輛ES8電動汽車,為它們免費更換改進后的動力電池包,以消除安全隱患。
ES8是蔚來首款量產車型,也是國內造車新勢力首款批量交付的電動汽車,截至今年4月30日,它總共交付了16461輛。此次召回,至少三成已經交付的ES8將受到直接影響。
危險的模組
根據蔚來的聲明,電池包熱失控和起火的風險來自于模組,因模組的電壓采樣線束存在走向不當的情況,可能被其上蓋板擠壓,在極端情況下有起火風險。
蔚來的電池模組供應商為寧德時代。寧德時代是全球銷量排名第一的動力電池系統供應商,其不僅裝機量名列前茅,而且已與多家整車企業達成不同程度的合作,被譽為動力電池領域的獨角獸。
但寧德時代并沒有承認模組存在安全隱患,而是表示,電池包箱體和模組結構產生干涉,在某些極端條件下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模糊的邊界
從上述蔚來與特斯拉兩個案例不難發現,隨著汽車行業電動化發展趨勢加強,汽車產業鏈也在發生深刻變革。以動力電池為例,上游電池廠商正在成為汽車產業最重要的供應商,但車企與電池廠商之間也衍生了相對復雜的合作模式。這也給雙方的責任界定帶來了難度。
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汽車輕量化技術中心技術經理吳中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總結,當前寧德時代這樣的電池廠商,與車企合作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直接提供整個電池包;二是像與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合作那樣,雙方組建合資公司,共同研發電芯和模組;三是只提供模組,甚至是電芯。
這三種模式,電池包產品與電池供應商的聯系漸次減弱,而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對車企的技術要求則漸次提升。而在新創車企中,有不少企業為了更好地進行成本管控,在電池領域更傾向于自己做集成,典型的例子便是特斯拉,它只接收電芯,從模組開始便是自己研發,蔚來也經常強調自身在三電領域的技術積累。
動力電池屬于壁壘較高的領域,但是當這個技術的關鍵步驟高度掌握在整車廠手中,電池廠商是沒有辦法把握它的安全邊界的。一位動力電池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他認為,電池廠商應該在專業領域擁有更多話語權。
此次蔚來的召回一事,也在無意中展現了電動汽車產業鏈中不那么透明的一面,例如整車廠與供應商在核心零部件方面的設計主導權歸屬等等。這次召回可能會再次引起產業鏈分工的反思,也可能會倒逼廠商進一步加強這些環節的重視程度。
車企和供應商究竟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合作,仍是值得探討的話題,很難說哪種模式更好。吳中旺表示,不能因為寧德時代是龍頭老大就說一定要全部用它的技術,也不能因為蔚來是新創車企就否認它的實力。
上一篇:美國如何對鋰電池進行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