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03次 | 2020年01月05日
科研人員用廢棄稻殼制造鋰電池
7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韓國的一組研究人員在研究充分利用廢棄稻殼,將它轉化成硅,然后用于制造智能手機和混合動力汽車所需要的鋰離子電池。
大米是全球過半人口的主食。根據國際大米研究所的數據,2010年,單是中國便生產了超過1.97億公噸的大米。
不過大米總重量中的20%屬于不可食用的稻殼,而韓國的一組研究人員想要好好利用這種廢品,想要將它轉化成為硅。他們的相關研究論文本周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面。
不能吃但富含二氧化硅的稻殼可用于生產智能手機的電池
硅最廣為人知的地方在于其在半導體中的使用,不過隨著智能手機和混合動力汽車對電池的需求不斷增長,研究人員希望用硅來替代鋰離子電池兩極中的石墨。找到像稻殼這樣的廉價硅來源會有助于提高這些經過改進的電池的成本效率。
廢棄稻殼還可以用于其它目的,如生產磚塊和為廚灶提供燃料。不過撰寫上述論文的其中一位研究人員JangWookChoi認為,將稻殼轉化為硅不會對它的其它用途造成破壞。
從經濟角度來看,我想那會是可行的方案。JangWookChoi指出,制造電池所需的稻殼要遠遠少于脫籽過程中產生的稻殼量。因此,稻殼供應量會非常充足。
研究人員利用熱量和酸從稻殼中提取出二氧化硅,然后將二氧化硅轉化成硅,再將硅用于鋰離子電池。他們發現,這類電池比用傳統硅合金制造的電池要更加高效。
上一篇:鋰電池公司毛利率正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