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843次 | 2020年02月17日
鋰電池有哪些特點?它的應用又有哪些?
鋰離子電池的充電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涓流充電(低壓預充)、恒流充電、恒壓充電。
鋰電池的充電方式是限壓恒流,都是由IC芯片控制的,典型的充電方式是:先檢測待充電電池的電壓,如果電
壓低于3V,要先進行預充電,充電電流為設定電流的1/10,電壓升到3V后,進入標準充電過程。標準充電過程為:
以設定電流進行恒流充電,電池電壓升到4.20V時,改為恒壓充電,保持充電電壓為4.20V。此時,充電電流逐漸下
降,當電流下降至設定充電電流的1/10時,充電結束。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大家都已知道,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是氧化鈷鋰,負極是碳。
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就是指其充放電原理。當對電池進行充電時,電池的正極上有鋰離子生成,生成的鋰離子經過電解液運動到負極。而作為負極的碳呈層狀結構,它有很多微孔,到達負極的鋰離子就嵌入到碳層的微孔中,嵌入的鋰離子越多,充電容量越高。
同樣道理,當對電池進行放電時(即我們使用電池的過程),嵌在負極碳層中的鋰離子脫出,又運動回到正極。回到正極的鋰離子越多,放電容量越高。我們通常所說的電池容量指的就是放電容量。
不難看出,在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過程中,鋰離子處于從正極→負極→正極的運動狀態。如果我們把鋰離子電池形象地比喻為一把搖椅,搖椅的兩端為電池的兩極,而鋰離子就象優秀的運動健將,在搖椅的兩端來回奔跑。所以,專家們又給了鋰離子電池一個可愛的名字搖椅式電池。
鋰電池充電電路原理及應用
鋰離子電池以其優良的特性,被廣泛應用于:手機、攝錄像機、筆記本電腦、無繩電話、電動工具、遙控或電動玩具、照相機等便攜式電子設備中。
一、鋰電池與鎳鎘、鎳氫可充電池:
鋰離子電池的負極為石墨晶體,正極通常為二氧化鋰。充電時鋰離子由正極向負極運動而嵌入石墨層中。放電時,鋰離子從石墨晶體內負極表面脫離移向正極。所以,在該電池充放電過程中鋰總是以鋰離子形態出現,而不是以金屬鋰的形態出現。因而這種電池叫做鋰離子電池,簡稱鋰電池。
鋰電池具有:體積小、容量大、重量輕、無污染、單節電壓高、自放電率低、電池循環次數多等優點,但價格較貴。鎳鎘電池因容量低,自放電嚴重,且對環境有污染,正逐步被淘汰。鎳氫電池具有較高的性能價格比,且不污染環境,但單體電壓只有1.2V,因而在使用范圍上受到限制。
二、鋰電池的特點:
1、具有更高的重量能量比、體積能量比;
2、電壓高,單節鋰電池電壓為3.6V,等于3只鎳鎘或鎳氫充電電池的串聯電壓;
3、自放電小可長時間存放,這是該電池最突出的優越性;
4、無記憶效應。鋰電池不存在鎳鎘電池的所謂記憶效應,所以鋰電池充電前無需放電;
5、壽命長。正常工作條件下,鋰電池充/放電循環次數遠大于500次;
6、可以快速充電。鋰電池通常可以采用0.5~1倍容量的電流充電,使充電時間縮短至1~2小時;
7、可以隨意并聯使用;
8、由于電池中不含鎘、鉛、汞等重金屬元素,對環境無污染,是當代最先進的綠色電池;
9、成本高。與其它可充電池相比,鋰電池價格較貴。
三、鋰電池的內部結構:
鋰電池通常有兩種外型:圓柱型和長方型。
電池內部采用螺旋繞制結構,用一種非常精細而滲透性很強的聚乙烯薄膜隔離材料在正、負極間間隔而成。正極包括由鋰和二氧化鈷組成的鋰離子收集極及由鋁薄膜組成的電流收集極。負極由片狀碳材料組成的鋰離子收集極和銅薄膜組成的電流收集極組成。電池內充有有機電解質溶液。另外還裝有安全閥和PTC元件,以便電池在不正常狀態及輸出短路時保護電池不受損壞。
單節鋰電池的電壓為3.6V,容量也不可能無限大,因此,常常將單節鋰電池進行串、并聯處理,以滿足不同場合的要求。
上一篇:電動車電池壽命的延長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