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64次 | 2020年02月20日
重拳整治 廢蓄電池將實現生態經濟效益雙贏
三月二十九日,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司長邱啟文在生態環境部例行公布會上介紹,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蓄電池生產國和消費國。據統計,2017年我國蓄電池產量約380萬噸,超過全球總產量的40%。
蓄電池中70%的成分是鉛,具有較高的回收再利用價值。由于相關利益驅動,加之回收體系不完善等因素影響,我國廢舊蓄電池非法回收、暴力拆解、土法冶煉案件屢打不絕,污染觸目驚心。
邱啟文說,廢蓄電池非法再生工藝簡單,流動性強,極易死灰復燃。含鉛酸液處理難度大、成本高,造成少數公司非法拆解傾倒酸液,造成環境污染。
科學處理廢蓄電池,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我國進行了諸多努力和探索。
非法處理嚴重污染環境
據統計,我國部分采用先進裝備和工藝的優勢公司,鉛回收率高達99%以上,超過發達國家鉛回收98%的水平。而且,一個正規拆卸提煉工廠,要經過環評等程序,要有廢水處理工序,廢水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環保標準高。但非法冶煉的三無公司綜合利用率低,一般僅有80%85%,最高不超過90%。
國家環境保護蓄電池生產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主任陳中華指出,我國蓄電池產業的污染80%集中在回收和流通環節。
在收集環節,由于含鉛酸液處理難度大、成本高,誘使少數收集者將廢蓄電池非法拆解傾倒酸液,造鋰離子電池廠家成環境污染。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京津冀蓄電池環保產業聯盟等機構此前一項聯合調研顯示:京津冀地區廢蓄電池回收80%掌握在非法社會源渠道,正規再生鉛公司80%的原料也來自非法渠道。
在利用環節,廢蓄電池利用處置過程會產生廢水、廢氣、廢渣,假如處理不當會污染大氣、水體和土壤;加之廢蓄電池非法再生工藝簡單、易流動、難監管,廢蓄電池污染大案時有發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2019年初,江蘇淮安查處的一處非法鉛冶煉點,4名嫌疑人一年半非法獲利超過1000萬元,當地恢復生態至少要2000萬元。
重典治理破除污染困境
事實上,為了規范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處理,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多種政策措施。追溯到2016年十二月,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率先對鉛酸蓄電池等4類產品執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方案》明確,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負責制定公布鉛酸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落實生產者延伸責任,并于2019年底前完成。
為防控廢蓄電池環境風險,今年初,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廢蓄電池污染防治行動方案》,聯合開展廢蓄電池污染防治行動,整治廢蓄電池非法收集處理環境污染,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提高廢蓄電池規范收集處理率。到2020年,蓄電池生產公司通過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實現廢蓄電池規范收集率達到40%;到2025年,廢蓄電池規范收集率達到70%;規范收集的廢蓄電池全部安全利用處置。此后,又聯合交通運輸部印發《蓄電池生產公司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制度試點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試點地區蓄電池集中收集和跨區域轉運制度體系初步建立,有效防控廢蓄電池環境風險,試點單位在試點地區的廢蓄電池規范回收率達到40%以上。
為防治廢蓄電池污染,生態環境部將協調相關部門推動建立規范有序的收集處理體系,強化再生鉛行業規范化管理,嚴厲打擊涉廢蓄電池違法犯罪行為,建立污染防治長效機制,推動蓄電池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三月二十九日,邱啟文強調。
科學利用市場潛力巨大
一般情況下,蓄電池中含有20%的硫酸,6%的塑料,以及74%的鉛和化合物,廢舊蓄電池最重要的原料就是鉛。在歐美、日本等技術先進國家,95%使用的鉛是再生鉛,鉛酸電池已經有超過170年的發展歷史,在所有電池中回收率最高,廢鉛酸電池回收市場潛力不容小覷。
廢舊蓄電池回收價格約為8000-9000元/噸,冶煉出售的純鉛價格為1.8萬元-2萬鉅大鋰電元/噸。在每噸廢舊蓄電池中,鉛金屬占比約為63%且可回收。非法拆解點不顧及環保、稅收等因素,每出售一噸鉛錠獲利空間高達2000多元。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鉛鋅分會副理事長馬永剛分析指出。
正規公司兩頭受擠壓,是天鋰離子電池能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天任的觀點。在他看來,小冶煉廠與正規公司相比,收購廢蓄電池具有不開增值稅發票等成本優勢。同時,蓄電池生產公司的回收網點建設難、跨省轉運難等因素,也使骨干電池制造公司收不到,或虧本收購,導致大型再生鉛冶煉公司吃不飽,開工率不足五成。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消費品工業研究所副所長代曉霞在接受經濟日報-我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正規電池生產公司開展廢鉛酸電池回收除了增值稅以外,還有4%的消費稅。正規生產和回收利用公司長期高稅負下運營,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凸顯。
廣州期貨公司鉛研究員黎俊表示,從政策可以看出,廢電池回收的力度將越來越鋰離子電池大,再生鉛生產的監管將越來越嚴格,這將有利于合規再生鉛公司的生產,而不利于不合規再生鉛公司的生產,再生鉛產能將向合規的大公司集中,進而使再生鉛的供應穩步新增,擠占下游公司對原生鉛的需求。
邱啟文強調,生態環境部通過推動修訂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完善廢蓄電池收集經營許可和簡化跨省轉移審批等內容和要求。
東莞市鉅大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總部位于我國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區高盛科技園,是一家為全球用戶在移動電源、儲能電源、動力電源和備用電源的個性化需求,供應特種鋰電系統定制化方案和產品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