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86次 | 2020年03月10日
為電氣化操碎心 博世推出云端電池技術
毫無疑問,電池是電動汽車的核心。現在電動汽車的種種問題——比如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其實根本原因都是受到了當前電池技術水平的限制。提升電池性能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進度遠遠不及人們的預期。2017年工信部公布的《我國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20年電池能量密度要達到300Wh/kg,系統能量密度力爭達到260Wh/kg,然而現在還有半個月就到2020年了,我們距離這一目標依然遙遙無期。
汽車行業的轉型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各大車企和零部件供應商都為汽車的電動化投入了大把的真金白銀,但假如電氣化的核心電池技術無法取得突破,那這些錢就有打水漂的風險了。所以,車企和零部件供應商都為電池性能的提升操碎了心。最近,來自德國的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推出了可以延長電池壽命的云端電池技術(BatteryintheCloud)。
云服務是目前非常熱門的科技,通過把數據和計算過程放到云端,可以令終端提升性能并降低成本。但是,電池是如何與云服務扯上關系的呢?由于電池技術進步緩慢,而且博世也不研發生產電池電芯,所以博世把重點放在了挖掘現有電池的潛力上面,通過優化電池的使用來提升其性能、延長其壽命。云端電池其實并不是電池,而是指通過云端的大數據分析來提升電池的性能。
聽起來很神奇,電池明明沒有變化,為何性能會有提升呢?其實現在的大多數產品都有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在不改變硬件的前提下,通過軟件升級也是能提升性能的。具體到電池上,通過對BMS電池管理系統和駕駛習慣這兩個方面的優化,就能夠提升性能新增壽命。
在新能源汽車運行時,電池組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包括但不限于每個電芯的電壓、電流、溫度、循環次數。博世將這些數據與地圖數據、車輛行駛數據結合起來,在云端經過智能算法的大數據分析之后,就可以知道電池的健康狀況以及駕駛風格對電池的影響,進而分析出更加適合這輛車的BMS設定。這一結果隨后被發送到車輛上,新的BMS設定會優化電池組的輸出方式和充電過程,從而確保電池有更加健康的工作狀態,延長其壽命。同時,車輛的儀表盤或者屏幕上也會出現提示信息,引導駕駛員改進駕駛方式。
掌握了這些大數據之后,車企或者運營商在云端就能實時監控汽車動力鋰電池的健康狀況,在有起火風險時,可以提前預警,避免人員傷亡。
顯然,博世的云端電池技術是面向B端的,車企可以利用這項技術提升安全性,并改善車主的用車體驗。同時,這項技術對出行服務商也很有幫助。我國的出行服務商越來越多地采用電動汽車,安全風險較高,電池壽命的壓力也比較大。得益于群體智能技術,博世的云端電池技術可以匯總源自車隊各車輛車載電池的相關信息,幫助出行服務商更好地管理車隊。據了解,滴滴已經開始與博世合作,準備利用博世的云端電池技術對旗下的運營車型的電池狀態進行監控。
編輯點評:種種跡象表明,在未來萬物互聯的時代,沒有產品是孤立的硬件,所以產品都是軟硬件相結合并且聯網的。電池的材料、制造工藝固然重要,是確保性能的基礎,但是可以升級的BMS也有同等的重要性,它能幫助電池有最好的發揮。在2020年下半年,搭載博世云端電池技術的車型將正式上路,屆時我們就能了解到這項技術的實際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