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85次 | 2020年03月31日
2020鋰離子電池4大應用市場”升溫“
進入2020年,動力鋰電池領域的機會窗口越來越小,但同時在,其他領域的需求正在給鋰電公司帶來新的機會。
基于一季度的行業變化,高工鋰電注意,包括到基站儲能、電動自行車、TWS、船舶等領域關于鋰離子電池的需求就已經明顯升溫。這意味著,能在這些細分領域抓住機會的公司,將得到快速發展。
TWS電池:2020年市場空間超24億元
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TWS耳機出貨量1.2億副,復合上升率達到136%;預計2020年TWS耳機出貨量較2019年繼續實現翻倍,2022年將上升至7億副。
按照上述數據保守估計,2020年TWS耳機關于鋰離子電池的市場需求將達到3億顆左右。按照高端市場TWS耳機電池單價在10-20元/顆,中端市場在5-10元/顆,低端(山寨)市場在5元/顆以下,取中高端市場中間值8-15元,意味著2020年TWS鋰離子電池市場空間至少在24-45億元。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目前,在該領域布局的電池公司包括LG、德國VARTA、ATL、億緯鋰能、國光電子、維都利、贛鋒鋰業、智鍵科技、鵬輝能源、美尼等。
相關新聞:
《加注TWS電池億緯鋰能定增25億》
電動自行車電池:2020年預計出貨量達11.3GWh
電動自行車電池鋰改鉛正在進入總攻階段。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受下游需求強勢拉動,2019年我國自行車用鋰離子電池出貨量達5.450GWh,同比上升61.5%。預計2020年將提升至8.448GWh,同比上升55%。
而將視角放至全球市場,電動輕型車(注:我國輕型車以自行車為主,故上文主稱自行車)用鋰離子電池需求也更為可觀。GGII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輕型車用鋰離子電池出貨量達8.386GWh,同比上升40.3%,至2020年,預計出貨量達11.296GWh,同比上升34.7%。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加入到該領域的角逐中,包括ATL、CATL、比亞迪、國軒等頭部鋰離子電池公司都已經有所布局。
相關新聞:
《ABC入場電動自行車鉛改鋰“磨刀霍霍”》
5G基站儲能:2020年需求量10GWh
兩周之內,我國移動和我國鐵塔持續公布基站儲能招標項目,合計需求量近4GWh,5G基站掀起的鋰離子電池需求將會給產業鏈公司帶來新機會。
GGII分析認為,2020年國內將大力發展5G和基建工程項目,雙向驅動用途下,5G基站將是2020年大力推動的必然趨勢,隨著四大運營商及我國鐵塔開啟基站鋰離子電池招標工作后,未來基站需求將更一步釋放。保守預計,2020年新建及改造的5G基站需求量將超過10GWh。
目前,該領域的市場重要由哈光宇、海四達、拓邦股份、南都電源、雙登集團、雄韜電源等公司占領。
隨著包括國軒高科、安馳科技等在磷酸鐵鋰離子電池領域具備技術和產品實力的公司入局,市場格局有望出現調整和變化。
相關新聞:
《我國移動25億集采拉開5G基站鋰電大戰序幕》
《5G基站風起我國鐵塔采購2GWh磷酸鐵鋰離子電池》
船舶電池:2025年需求量將達35.4GWh
船舶電動化尤其是純電動船有望在內河、內湖等短距離運輸船、觀光船、輪渡船等市場率先爆發,且多集中在2000噸以內的船舶類型。
進入2020年以來,已經有多個公司先后獲得來自船舶電池的需求訂單。
GGII預測,未來7年,按照每年民用船舶總數量按照平均下降4.9%計,單位船舶噸位平均凈重0.178萬噸/艘計,內湖船舶總噸位占比民用機動船舶總噸位平均按照92%的比例計。2019年、2022年以及2025年的電動船舶鋰電化滲透率按照0.035%、0.55%、18.5%的電動化率計算,截至2025年電動船舶用鋰離子電池市場將達到35.41GWh。
電動船舶市場的發展整體呈現兩個階段,2018-2021年增速緩慢,2022-2025年增速加快。若電動船舶用鋰離子電池市場鋰電化滲透率達到50%,將帶動鋰離子電池市場90GWh以上的規模。
目前涉足該領域的電池公司包括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