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74次 | 2020年04月10日
太陽能電池報價跌破0.6美元/瓦
伴隨著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的提升,電池報價正在急速下降。
若依目前要求的16.8%轉換效率水位來看,太陽能市場目前已傳出每瓦0.58~0.6美元左右,除跌破0.6美元(折合人民幣3.88元)關卡外,據PVTaiwan展前每瓦約0.65美元來看,1周跌幅高達10%。促使報價加速下降的重要原因,來自于業者普遍不看好第4季,出清庫存、保留現金,好度過年底寒冬。
PVTaiwan展期多數業者評估第4季樂觀度不佳,其中又以龍頭廠茂迪執行長張秉衡對第4季恐比第3季悲觀,最受到市場認同,展后1周報價果然開始出現明顯下降趨勢。
太陽能業者表示,目前買方要求的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已由第3季的16.6%到季末開始朝目前的16.8%邁進,而目前每瓦電池報價約在0.58~0.6美元,凸顯主流電池將正式跌破0.6美元關卡,相較于PVTaiwan展前每瓦仍可撐在0.65美元左右,1周跌幅約達10%。
由于第4季包括11、十二月終端市場需求將受到氣候影響,使得系統需求開始更為明顯下降,部分接單情況不佳的太陽能業者開始準備歲末出清,以利取得現金度過這波寒冬,其他即使訂單能見度不差的業者,也預期同業可能會在第4季倒貨,議價彈性也因而變大,當下均以捉住訂單、出的了貨為首要。
近期積極進行買賣協商的太陽能業者透露,由于太陽能多晶矽現貨市場報價也呈現下降走勢,特別是諸多貿易商也不看好第4季市況,紛紛低價倒貨,使諸多矽晶圓及電池廠成本壓力微滑,但市況需求不振,每瓦0.5美元、符合標準轉換效率標準的太陽能電池,被預估恐怕會在第4季出現。
第3季太陽光電產業景氣反彈不如預期、第4季市況則普遍被供應鏈業者悲觀看待,其間已有諸多供應鏈業者陸續減產甚至停產,眼見傳統淡季即將逼近,諸多業者幾乎在做最壞打算,不計成本殺出手中料源或產品庫存。
產業鏈利潤分布不均,部分矽晶圓廠因料源及生產成本高、產品報價低,所以,將手中料源庫存直接銷售到現貨市場,都比投產成為矽晶圓后再拋售損失來得少,部分業者自我打趣表示,生產成了多此一舉、且可能賠更多,快速賣出成為諸多業者面對當下市況的口訣。
大陸垂直整合廠包括尚德、英利、天合光能、阿特斯、晶澳等,料源廠包括保利協鑫(GCL)、江西賽維(LDK)等。臺系太陽能電池業者包括茂迪、昱晶、新日光、升陽科、太極、益通等,矽晶圓廠包括中美矽晶、綠能、達能等。
下一篇:制造商聚焦低成本太陽能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