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17次 | 2020年04月17日
日本開發“超離子”固態鋰離子電池 可以在更寬的溫度范圍下供電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4日(北京時間)報道,一個日本研究小組開發出一種能像電解液一樣產生電流的固態電介質,并用其制造出了固態鋰電池,其導電性可達到現有液態鋰離子電池的水平。研究人員表示,由于固體更緊密堅固,這種高導電性的固態鋰電池能在更寬的溫度范圍下供電,抵抗物理損傷和高溫的能力更強。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材料學》上。
鋰離子電池由于能效密度高、再充性能好、使用損耗小等優點,普遍用于消費電子領域和電動汽車。目前高能效、高密度的化學電池只能靠液態電介質才能實現,而液態介質比較脆弱,需要給電池附加多重安全防護措施,這就使得大型電池系統既復雜又昂貴。而現有的固體電介質實際電導率很低,只能達到液態電解液的十分之一左右,對溫度變化較敏感,工作溫度限制在了50℃到80℃范圍。
研究小組開發的稱為鋰超離子導體(Li10GeP2S12)的新材料,仍然用鋰作離子導體,但給它們涂了一層晶體結構層,天然晶格就成了允許離子通過的小孔,外層結構生成了讓離子能夠運動的通道。他們對這種固態鋰電池進行了測試,發現其在導電性能上達到了現有液態鋰離子電池的水平,而且新電池能在-100℃到100℃之間的溫度范圍內工作。
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固態電介質電池在制造上易于成型、模壓和組裝,制造工藝更加簡單而廉價,穩定性好不揮發。如果大量生產有望降低消費型電子設備的價格,尤其是在電池就占了近一半成本的電動汽車領域。
上一篇:紐扣電池盒的選擇?
下一篇:成本低于鋰離子電池的熔鹽充電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