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37次 | 2020年04月27日
MODEL 3再遇阻礙 電池技術核心人物離職
假如說Model3生產是特斯拉的心病,那么電池技術就是最大的頑疾。據報道,MODEL3生產再遇阻礙,電池生產問題情況糟糕,部分零部件要進行手工生產,再加上電池技術重要負責人離職,特斯拉推遲生產,推遲交付的局面也不遠了。
特斯拉今年的情況確實不太妙,2018開年這才一個月,就發生了不少事兒。一月初,重慶一輛特斯拉的轎車在未發生碰撞和刮擦的情況下,在一停車場的地下車庫發生了自燃;隨后,一批2013年9-十二月期間生產的特斯拉部分進口2013年款ModelS汽車因為高田氣囊存在問題,發起了召回;這不,剛沒幾天,特斯拉又有大事兒發生。
此前,根據特斯拉的內部員工對外透露,稱特斯拉的電池目前遇到生產阻礙,電池生產采取手工裝配,問題遠比想象中的要嚴重。在十二月中旬部分電池還在靠手工組裝,員工數量也不足,而為了支援電池生產線,特斯拉還從合作伙伴松下借調了部分員工。此外,他們還透露特斯拉電池產品質量控制方面的員工也存在相關經驗不足的問題,部分Model3的電池出廠時就有潛在的缺陷。
根據最新的消息報道,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公司近日對外澄清,特斯拉Model3的車型目前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沒有遇到生產阻礙,并在報告中對這款最新型高性價比轎車多次推遲生產的問題和質量問題進行了說明。
MODEL3生產遇阻礙
一月初,特斯拉第二次宣布推遲Model3的生產計劃,即使特斯拉對外宣稱已經克服了困擾汽車推出的生產阻礙,但也難免使投資者失望。而就在此時,美國媒體曝出,從該公司的員工處得知,特拉斯在其超級廠的電池生產問題遠比已知情況更糟糕。而這也使得特拉斯不得不采取手工生產的方式,并從供應商處借調大批員工進行手工裝配。
此消息一出,特斯拉的股票在一月二十五日收盤的時候下跌2.4%但在盤后的交易者,由于其表示再無生產問題,股票又隨之上漲了1.6%。特斯拉發言人在郵件中表示,正在按照預定計劃提升Model3的生產率。在滿負荷生產之前,生產過程中會有一些零部件要進行手工生產。
特拉斯目前計劃在第一季度末時,每周生產2500輛Model3,這只是他們早前承諾生產量的一半,并希望在第二季度末時,能實現每周生產5000輛汽車的目標。而早在2017年,特斯拉公布的第三季度報表就初現端倪,特斯拉Model3的生產可能遇到了一些問題。根據報表,一般的關注點在于其在全球的累計銷量,而從報表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數據不太好看的Model3車型上。
特斯拉在2017年第三季度一共交付全部車型26150輛,較2016年同期上升了4.5%:
而在2017年的第二季度報表的時候,特斯拉曾稱,到第三季度,特斯拉Model3的產量能達到1500輛以上,到2017年底,每周產量達到5000輛,此外,還將計劃在2018的某個時間段,將Model3汽車生產量每周提高到10000輛。但由現在的情況看來,特斯拉這次是又對外吹牛了,目前距離5000輛的目標都還相差甚遠,想要完成10000輛是暫時不能實現的。
其實在2017年的上半年,特斯拉的整體的季度交付數量是可觀的,一共交付了73227輛。第三季度ModelS和ModelX的車型交付較去年上升了4.5%,比2017年第二季度上升了17.7%。但有趣的是,特斯拉2017年第三季度的汽車生產數量竟然比銷售的數量少,這就意味著特斯拉沒能準時交車。
電池技術重要負責人離職
不巧的是,北京時間一月三十日消息,特斯拉公司的一位電池技術負責人歐內斯特·維拉努埃瓦(ErnestVillanueva)已經在2017年底離職。維拉努埃瓦持有8項專利,并協助設計了特斯拉全系車型的電池模塊,包括Roadster、ModelS、ModelX以及Model3的車型。
目前,維拉努埃瓦在職業社交網站領英上的資料尚未反映這一調整。而這位負責人在特斯拉持有的頭銜是電池模塊設計高級經理,從2006年以來,就一直在特斯拉工作。根據知情人士反映,該負責人在去年底離職前,未作出回應,特斯拉也不予置評。
目前特斯拉已經削減了Model3的生產目標,這跟重要電池負責人的離開有沒有關系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生產電池技術的角度來說,必定會出現一定的影響。早前特斯拉推遲量產Model3的計劃時曾表示,生產Model3最重要的制約因素來源于內華達州超級廠的電池模塊生產線,必須對部分生產流程進行重新設計才能提升產量。
電池生產遇瓶頸?
特斯拉的電動汽車可以說是行業的標桿,電動汽車界的搶手貨,時尚潮流,前衛的造型和逆天的加速性能,成為極客明星們的追捧對象,很多初創車企、電動汽車企都以特斯拉為榜樣,立志要超越特斯拉,顛覆特斯拉……而有關特斯拉經常推遲生產,交不出車的新聞我們也已經習以為常。
假如在國內想訂一輛車,等上兩三個月就已經是一件讓人很不情愿的事情,定了車太久還取不到會讓消費者對這款車的影響大打折扣。可是,關于想訂一輛特斯拉Model3的車主來說,定了車等個一年半載,甚至兩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到底是特斯拉太火訂單太多還是電池供應方面產量不足?
早前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松下就表示,松下方面目前無法實現既定的年度盈利目標,是因為松下要迎合特斯拉的需求,擴大自身電池的產量,假如特斯拉的銷售順利,他們的需求很快就會超過松下的產量。雙方在2013年簽訂一紙長約擴大合作,約定松下將在今后的四年內,向特斯拉供應20億節電池。松下在2016年早些時候就已確認將投資16億美元用于特斯拉超級廠的建設,為特斯拉電動汽車生產汽車電池。盡管如此,還是不能滿足特斯拉對動力鋰電池的需求。
因為電池的產量問題而造成不能按時交車,對此,特斯拉也是開始采取了一些對策,近幾年來走上了自建動力鋰電池廠的路線。埃隆馬斯克曾許諾,將花100天時間在南澳大利亞州建成一個鋰離子發電廠,否則免費供其使用。事實證明馬斯克將這一承諾變成了現實,并且該發電廠已成為全球最強大的電池系統。據最新報道,兩家公司還將繼續合作在維多利亞州部署另一個電池系統。盡管如此,特斯拉在各地的布局目前看來依然沒有解決和滿足自身動力鋰電池的供應。
小結:
關于遇上未釋放的電池產量拖累整車銷售,這大概是特斯拉和松下遇上的幸福的煩惱吧?但是,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出來,特斯拉可能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尤其是在動力鋰電池的供應方面,正在面對著一些瓶頸。
動力鋰電池在電動汽車生產制造中的關鍵地位不必再說,電池產量的不足也正在暴露出一個汽車廠商在汽車的生產過程中沒有完全周到地考慮到整個生產環節銜接的重要性。這也從另一個側面體現出動力鋰電池的自給自足在電動汽車市場的重要性。或許特斯拉應該認真審視自身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辦法,早日打破電池供應瓶頸的魔咒,準時交付車輛,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推遲、隱瞞、辜負消費者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