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341次 | 2020年05月11日
豐元股份2019年鋰電正極材料營收2.06億元 占公司主營收45%
四月十九日,豐元股份(002805)公布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穩定開展草酸業務,積極發展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業務,受益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板塊的產量及銷售上升,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5,796.60萬元,同比上升72.94%,其中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營收20,586.06萬元;實現利潤總額1,399.47萬元,同比下降23.43%。
豐元股份近三年重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單位:元)
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或主營業務利潤10%以上的產品情況(單位:元)
根據豐元股份的發展戰略,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初步形成草酸業務與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為主業的兩大業務格局。報告期,豐元鋰能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部分產線相繼投產,產品投放市場,實現穩定供貨,正極材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已占公司主營收入45%。隨著正極材料產量規模的擴張帶來產品成本的降低,以及憑借國際化的研發團隊保持產品性能的提升,今后豐元鋰能將推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正極材料產品,逐步擴大市場占有率,從而實現公司的快速發展。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業務方面,在原LG-GSEM研究所所長金佑成博士和段鎮忠博士的帶領下,公司組建了一支相關經驗豐富、技術能力突出的國際化研發團隊,研發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在能量密度、比表面積、熱穩定性等產品關鍵性能指標達到行業一流水平。公司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業務由全資子公司山東豐元鋰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執行,正在執行的項目有年產10,000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建設項目、年產5,000噸鋰離子動力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建設項目和年產10,000噸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材料項目。公司重視生產設備的先進性及生產過程的智能化,與國內外行業領域內的一流供應商合作,采購尖端生產設備,建設智能化的生產線,其中磷酸鐵鋰生產工藝采用納米化預分散技術,生產設備為行業內率先采用整體全流程數字化的磷酸鐵鋰自動生產線,先進的集中控制系統(DCS系統),三元正極材料生產線主體設備均采自日本高砂、日本細川等國際知名制造商。經過先期的產量建設、試生產和產量爬坡一系列步驟后,目前公司已投入運營的正極材料年產量8,000噸,其中磷酸鐵鋰系列產量5,000噸/年,鎳鈷錳系列產量3,000噸/年。
草酸業務方面,公司草酸系列產品重要包括工業草酸、電子級精制草酸、草酸衍生品草酸鹽,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和草酸系列產品,在有效產量、產量、市場占有率等方面行業領先,并且技術實力雄厚,產品質量優良;具備總產量10萬噸/年,其中工業草酸產量8.5萬噸/年,精制草酸產量1萬噸/年,草酸鹽0.5萬噸/年。公司產品在國內華北、華東、中南等地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遠銷亞洲、歐洲、南北美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我國政府對精細化工行業的環保安全要求持續提升,并不斷加強環保稽查力度。公司草酸板塊以保證國內應用市場的領先地位為基本目標,加強海外市場的拓展及新興應用領域的推廣為經營方針。報告期內,公司草酸系列產品全年總產銷量與去年基本持平,產品盈利能力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出現一定程度下降。針對海外稀土開采及非稀土類礦山開采等新興市場及應用領域的市場開拓不斷深入,出口量保持上升,日本市場電子陶瓷及超級電容器等應用領域繼續保持市場競爭優勢,報告期內公司草酸系列產品海外銷售量同比上升75.74%。
另外,公司還將產品技術開發,生產工藝改進,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快速應用轉化等作為報告期內的重點工作,以此助力市場銷售,同時加深客戶合作基礎。報告期內,公司產線所生產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品克容量性能指標達到150mAh/g,同比實現大幅提升。同時,公司繼續著力加強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業務板塊研發力量,持續招募以段鎮忠、金佑誠博士為代表的行業研發技術領先人才以外,不斷夯實研發各梯隊的人力資源,形成“行業專家+內部骨干+培養對象”研發團隊成員可持續發展模式,促進研發能力不斷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為優化和豐富公司現有產品結構及各產品產量格局,更好的滿足現有客戶與未來的市場需求,二月二十七日,豐元股份公布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361.12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5億元,用于年產1萬噸鋰離子電池高鎳三元材料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擬為5.85億元,其中擬使用募投資金3.2億元。
豐元股份表示,此次定增完成后,公司將具備三元正極材料產量1.5萬噸/年,磷酸鐵鋰產量1萬噸/年,合計正極材料產量2.5萬噸/年,有效提升公司市場份額,其中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產量1萬噸/年,有助于公司躋身細分行業第一梯隊。同時,總產量的大幅提升將有利于形成產品規模效應,降低邊際成本,出現協同效應,提升公司綜合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