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585次 | 2020年07月07日
動力鋰電池散熱問題分析?
如何用一句話來形容現在的天氣?大概就是就算男/女票跑了,也懶得出門去追。為了不變成燒烤,就該哪涼快哪待著去。電池怕水又怕熱,這是大家都了解的,動力鋰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心臟,要耐得了高溫、防得了水、受得住凍。而一旦電動汽車出了事,最先想到的就是心臟出了問題,那在這樣的高溫天氣下,動力鋰電池能靜下心嗎?
目前我國大多數電動汽車都是以鋰離子電池作為動力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包括三元鋰、磷酸鐵鋰、錳酸鋰和鈷酸鋰等。而最常用的還是三元鋰和磷酸鐵鋰。三元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更大、體積小、質量輕,但安全性經常受到懷疑。磷酸鐵鋰離子電池雖然能量密度小,卻被認為更安全。
從下表可看出,兩種電池材料各有優缺,也正因此才會根據具體的車型和需求采用不同的電池材料。據了解,在乘用車領域三元鋰離子電池已成為主角,而在客車領域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則更常用。
不過動力鋰電池工作電流大,產熱量大,同時電池包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就會導致電池的溫度上升。這是因為鋰離子電池中的電解質,電解質在鋰離子電池內部起電荷傳導用途,沒有電解質的電池是無法充放電的電池。目前鋰離子電池大部分是易燃、易揮發的非水溶液組成,這個組成體系相比水溶液電解質組成的電池有更高的比能量和電壓輸出,符合用戶更高的能量需求。因為非水溶液電解質本身易燃、易揮發,浸潤在電池內部,也形成了電池的燃燒根源。因此上述兩種電池材料的工作溫度都不得高于60℃,但現在室外溫度已接近40℃,同時電池本身產熱量大,將導致電池的工作環境溫度上升,而假如出現熱失控,情況將十分危險了。為了防止變成燒烤,給電池散熱就尤為重要了。
電池包散熱有主動和被動兩種,兩者之間在效率上有很大的差別。被動系統所要求的成本比較低,采取的措施也較簡單。主動系統結構相對復雜一些,且要更大的附加功率,但它的熱管理更加有效。
空冷和液冷主被動系統示意圖
不同傳熱介質的散熱效果不同,空冷和液冷各有優劣。
采用氣體(空氣)作為傳熱介質的重要優點有:結構簡單,質量輕,有害氣體出現時能有效通風,成本較低;不足之處在于:與電池壁面之間換熱系數低,冷卻速度慢,效率低。目前應用較多。
采用液體作為傳熱介質的重要優點有:與電池壁面之間換熱系數高,冷卻速度快;不足之處在于:密封性要求高,質量相對較大,維修和保養復雜,要水套、換熱器等部件,結構相對復雜。
在實際的電動大巴應用中,由于電池組容量大、體積大,相對來講功率密度比較低,因此多采用風冷方法。而關于普通乘用車的電池組,其功率密度則要高得多。相應的,它對散熱的要求也會更高,所以水冷的方法也更加普遍。
不同的電池包結構傳感器會根據測溫點和需求來定。溫度傳感器會被放置在最具代表性、溫度變化幅度最大的位置,例如空氣的進出口位置以及電池包的中間區域。特別是最高溫和最低溫處,以及電池包中心熱量累積較厲害的區域。這樣有助于將電池的溫度控制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防止過熱和過冷對電池造成危險。
另外,就是電池隔膜的用途,重要是在狹小空間內將電池正負級板分隔開來,防止兩極接觸造成短路,卻能保證電解液中的離子在正負極之間自由通過。因此隔膜就成了保證鋰離子電池安全穩定工作的核心材料。
電解液是為了隔絕燃燒來源,隔膜是為了提高耐熱溫度,而散熱充分則是降低電池溫度,防止積熱過多引發電池熱失控。假如說電池溫度急劇升高到300℃,即使隔膜不融化收縮,電解液自身、電解液與正負極也會發生強烈化學反應,釋放氣體,形成內部高壓而爆炸,所以采用適合的散熱方式至關重要。
不過相比電動大巴、電動物流車等要在高溫燒烤下馬不停蹄地工作,個人電動汽車用戶還是幸運的。面對如此高溫天氣,不論是電動汽車還是傳統汽車,出于安全考慮,用戶們還是應盡量減少戶外工作,不要讓愛車長時間暴曬,關于電動汽車還要防止過充過放,盡量選用慢充充電方式。
上一篇:電池管理系統的七大故障分析
下一篇:動力鋰電池10大安全問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