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66次 | 2020年07月08日
氫燃料動力電池汽車在未來大有可為
近兩年氫燃料動力電池汽車受到多方重視,不少車企紛紛布局氫燃料領域。韓國現代汽車就在上海最繁華的南京東路,建設了一座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的展館,意在向我國消費者展示氫燃料動力電池汽車。不僅外資車企,自主車企及相關地方也是動作頻頻。
值得一提的是,已有氫燃料動力電池客車實現上路運營。一批自主研發的“泰歌號”氫燃料動力電池城市客車,已經在重慶正式載客運營。客車搭載6個35MpA的儲氫瓶,加氫耗時不到10分鐘,續航里程超過400km。目前各地區也開始加碼氫燃料領域,據悉上海、廣州和武漢等十余座城市都已出臺政策支持氫燃料動力電池汽車發展,全國各地面向氫能源的投資規劃已經超過了2000億元。相關產業鏈也在積極跟進,我國汽研擬5億元投建氫能動力質檢中心。
外界都在加碼氫燃料領域,似乎認定氫燃料動力電池車未來大有可為。那究竟什么是氫燃料動力電池車,與純電動汽車相比又有什么差別?我們不妨看看現代引以為傲的氫燃料動力電池車NEXO。氫燃料動力電池工作原理,簡單講就是儲氫罐中氫氣和空氣中的氧氣在燃料動力電池中發生化學反應,并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從而推動電動機運作,最后只會出現水或水蒸氣,不會出現任何其他的有毒有害物質。
氫燃料動力電池續航里程十分可觀,現代NEXO可以裝載156L氫氣,充電5分鐘續航便可輕松達到600km。相比純電動汽車,氫燃料動力電池汽車具備高儲能高續航等優勢。那會不會自燃,又是否安全呢?現代NEXO獲得了歐洲NCAp五星評級和IIHS最高等級評價,并且目前量產氫燃料車寥寥無幾,車少還沒有查詢到相關自燃爆炸等新聞報道。
相對而言,氫燃料汽車是更具發展前景的新能源車型。不過就算是氫燃料領域頭部集團,也不敢輕易大規模投放氫燃料汽車。比如現代汽車就宣布2030年實現量產70萬臺燃料動力電池車,其中乘用車僅有20萬臺。氫燃料汽車雖前途一片光明,但現實條件制約了發展。
首先技術難。核心零部件技術研發難度大,高壓儲氫罐生產難、氫燃料動力電池多項關鍵技術還未突破和零部件國產化程度低等。事實上目前全球只有三家公司掌握了氫燃料動力電池核心技術:日本豐田汽車、韓國現代汽車以及德國戴姆勒公司。僅僅依靠3家公司助推氫燃料汽車,顯然是杯水車薪。
不過技術難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比如成本大售價高。現代NEXO北美售價接近6萬美元,折合人民幣42.86萬元,已經與寶馬X6、奧迪Q7和奔馳GLE價格不相上下。關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這個價格實在是太高了。還有售后服務難,氫燃料汽車基于其產品特性,普通4S店根本無法處理故障和常規保養。
真正制約氫燃料動力電池走向大眾生活的阻礙,是經濟規模的制氫、加氫技術及其社會普遍度。加氫網絡匱乏,就是第一道難關。純電動汽車充電,一個車位一個充電樁就能輕松搞定。氫燃料汽車可不行,必須得有加氫站供應服務。
加氫站與現有較為成熟的壓縮天然氣加氣站相似,重要設備包括卸氣柱(站外制氫加氫站)、壓縮機、儲氫罐、加氫機、管道、控制系統、氮氣吹掃裝置、放散裝置以及安全監控裝置等等。其中最核心裝置壓縮機、儲氫罐和加氫機,占到總成本的55%。最關鍵這三大件基本依賴進口,所以建設加氫站成本高昂。技術、預算和場地,成為阻礙加氫站建設的三大難題。
雖說氫燃料汽車目前還無法大規模投放,但外界幾乎都看好它的未來。我國已經制定氫燃料戰略發展計劃,預計2030年普及100萬臺氫燃料動力電池車,并擴建1000個加氫站。或許隨著大量資本進入行業,再加上國家強有力的扶持,氫燃料汽車真能走入尋常百姓家。
上一篇:松下新增生產線為特斯拉供應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