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42次 | 2020年07月26日
中國電池企業成了國外企業眼中的香餑餑
外資車企的未來布局:一場針對中國電池企業的爭奪戰
突然之間,中國電池企業成了國外整車企業眼中的香餑餑。
5月28日,坊間傳了許久的大眾汽車入股本土電池企業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軒高科)一事終于塵埃落定,國軒高科正式發布公告稱,大眾汽車旗下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不高于87.12億元的價格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6.47%。
大眾汽車為何入股國軒高科,前段時間已經被行業分析的很透徹,整體看來這是大眾汽車電氣化戰略全球布局的關鍵一環。中國對大眾汽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來的車市競爭也被認定很大程度上會是電氣化的競爭。在中國本土布局電池產業,是大眾汽車未來繼續在中國市場保持領先優勢的必備條件。
7月3日,梅賽德斯-奔馳宣布與孚能科技達成深化戰略合作,梅賽德斯-奔馳將入股孚能科技,持有約3%的股份。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7月17日,寧德時代對外發布了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書。寧德時代此次發行股份數量為1.22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為197億元,其中高瓴資本和本田(中國)是領投企業,分別認購100億元和37億元股份。
如果大眾入股國軒高科時還可以說是車企自身的戰略布局,那越來越多的國際車企巨頭紛紛開始加碼中國動力電池領先企業后,就儼然已經是一場顛覆性的產業變革了。
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對此表示,當前興起的國際車企巨頭入股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浪潮,可以從國際環境和自身發展方面找原因。從全球經濟與貿易關系來看,目前逆全球化的態勢有所突出,特別是今年的疫情影響和近期的中美關系緊張局面不斷升級,整車企業需要考慮供應鏈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區域市場需求的差異性,也需要對于汽車產品核心部件做好前瞻性布局和儲備。中國是全球新能源汽車規模最大的單一市場,成為全球車企搶奪市場份額的必要陣地,大眾、本田、奔馳等全球車企市場體量較大,對于動力電池配套需求量也很大,與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在資本層面展開合作,能夠深度推進自身電動車業務的本地化進程。此外,在全球不同區域,整車企業和電池企業的合作關系其實都在加強,這是有內部原因的。與更多的電池企業進一步展開合作,不僅可以提高議價能力,而且能夠借助不同電池企業的不同產品技術解決方案,更好地滿足車企各級別車型的需求,打造差異化、多層次的產品配置方案。
“每家主機廠基本都是這個套路,各個區域都找幾家電池企業合作,通過合作不僅可以學習電池企業的一些技術訣竅(knowhow),還能豐富自己的技術路線。”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進一步指出。
有數據表示,全球近三分之二的電動車鋰電池是在中國生產的,而歐洲生產的鋰電池只占市場的1%,美國高一些,鋰電池產量也只占到5%左右的比例。國際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Mackenzie)曾表示:“哪里的鋰電池生產的最多,就在哪兒造車,這個邏輯很簡單”。
上一篇:房車采用鋰電池安不安全?
下一篇:鋰電時代未過,新材料浪潮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