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647次 | 2020年09月04日
有關電池故障的檢查與處理辦法
一、可先將充電回路連接牢固,關于充電器不正常的應立刻更換。而關于干涸的電池應補加純水或1.050的硫酸進行維護充電、放電恢復電池容量。假如發現再有不可逆硫酸鹽化,應進行均衡充電的方式來恢復容量。
二、有關干涸電池加液后的維護充電注意事項:應控制最大電流1.8A,充電在10-15個小時,每組(3只、4只)電池的充電電壓均控制在14.7V/只以上為好。
電池變形
電池變形是因為電池充電次數不斷新增,水分變少,進而電池出現:
1.熱容減小,在蓄電池中熱容最大的是水,水損失后,電池熱容大大減小,出現的熱量使電池溫度升高很快;2.氧氣通道變得通暢,正極出現的氧氣很容易通過通道到達負極;3.由于失水后電池中超細玻璃纖維隔板發生收縮現象,進而令其與正負極板的電池附著力變差,內阻增大,充放電過程中發熱量加大。溫度極速上升,形成惡性循環,即所謂的熱失控,最終溫度達到80度以上,造成外殼發生變形。
一故障的檢查與識別:
一組電池假如同時變形,就要考慮更換充電器的問題了。一組電池中只有1只或2只變形,有存在這些故障的可能性:
1.電池荷電不一致,充電時造成某些電池過充電引起變形。可能也是短路單格存在,也可能有自放電情況。
2.電池當出現極板不可逆硫酸鹽化,內阻增大,充電發熱變形。
3.電池當連線時反極造成充電發熱變形。
4.電池未及時補充添加電解液導致缺液,最終由于充電時不轉綠燈,引起變形。
二故障的處理與解決:
1.在保證不漏液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加液,以延長或防止熱失控的發生。
2.防止出現內部短路或微短路,及帶有微短路傾向。
3.在使用過程中,要盡量防止出現過度放電的發生,做到電池時常保持足電存放。
4.時常檢查充電器,不得有任何過充電的事情發生。
假如在高溫下充電,務必保證電池散熱良好。為此,可采取降溫措施或縮短充電時間的方法,否則一定要停止充電。
電池組出現不均衡
解決電池組的均衡性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到現在基本上沒有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有關故障的檢查與處理辦法
1.首先將電池進行一般性的維護充電,然后用2小時率電流放電。
放電過程中,不斷地測量電池的電壓,將放電容量不足的落后電池選出來給予處理。
2.先補加1.050的稀硫酸至剛好看到有流動電解液出現,再繼續充電12-15小時。充電時注意電池的溫度不要超過50℃。充電結束后,靜置0.5-4小時,重作2小時率放電。放電過程中,測量單格電壓的數值,若放電時間達不到標準,或者整組電池中存在最長與最短放電時間的相差15分鐘以上,則還需重復上述充放電程序操作,直到符合要求為止。若是重復充放循環后,電池容量無明顯上升或仍為0V左右低壓,這種電池一般有短路存在或活性物質嚴重脫落軟化,嚴重不可逆硫酸鹽化等,無法修復,應作報廢處理。對符合要求者可以繼續使用的電池,但應在恒壓15V/只的充電條件下,抽盡流動的電解液,擦干凈電池表面,安上帽閥,用PVC或氯仿粘合劑將面板粘合好。電池壽命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化學成分。所有人都聽說過鋰離子電池,或鋰聚合物電池,但這些詞匯太通泛-就像說內燃機相同的精度。你到底是在說汽油發動機,還是柴油發動機,還是天然氣發動機?
鋰離子(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thium-ion_battery)指的是使用鋰離子來傳輸電荷的電池。這包括實際的電池化學組成非常非常的廣泛。
鋰聚合物(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thium_polymer_battery)或LiPo,僅僅指的是裝有鋰離子化學成分的電池包單元。
而最重要的是在電池中發生反應的實際化學成分。大致包括下面這些:
鈷酸鋰(LiCoO2,ICR)
錳酸鋰(LiMn2O4,IMR)
鎳鈷鋁(LiNiCoAlO2,NCA)
鎳錳鈷(LiNiMnCoO2,NMC)
磷酸鐵鋰(LiFePO4,LFP)
鈦酸鋰(LTO)
或者有特殊功能的這其中的變種。
然后,一個給定的電池化學成分,還有其他東西對功率,能量,和壽命出現巨大影響。陽極和陰極構造/結構的細節,特定的混合物,和添加劑(顯著影響電池的性能和壽命小量化學品)在各個制造商之間都不同,甚至同一個制造商不同電池產品線之間也不同。不幸的是,大多數的這些細節不是能在互聯網上隨便查到的。
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電池有超牛X的高能量密度(每單位重量或體積存儲多少能量),超牛X的功率密度(單位時間內可以釋放的能量),以及無限的循環壽命(可以使用他們直到宇宙的盡頭,沒有任何容量損失)。當然在那個宇宙,獨角獸也會拉出彩虹冰激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bYWhdLO43Q)
很不幸,我們沒有生活在烏托邦似的宇宙。我們必須遵從物理,化學定律,在我們的宇宙,通常是這樣的:你可以這方面擁有更多,但另一方面就必須更少。假如你想魚和熊掌兼得,那成本會搞死你。所以,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選擇關于電動汽車,成本是一個巨大的因素。沒有人會花一百萬美元去買日產聆風樣的電動汽車,即使電池化學用了龍骨頭。因此,我們繼續必然選擇現實的,負擔得起的化學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