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423次 | 2020年11月06日
鋰離子電池行駛續航不給力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今年的最強冷空氣,持續到貨,各種電動產品續航似乎被動住了,RND電動滑板車也不意外呈現續航下降的例子,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可能會懷疑被坑了,才買幾個月,續航量就縮水了這么多,原因是什么呢!
溫度影響
首要大部分電動式代步工具選用的都是型號為18650的鋰離子電池,其間18表明直徑為18mm,65表明長度為65mm,0表明為圓柱形電池。
在鋰離子電池內部一切的鋰離子都被保存到正極,而負極則是由石墨(碳)組成。在正負兩極之間則包括了電解液和隔膜。而鋰離子電池的放電進程就是鋰離子從負極到正極的移動進程,而經過鋰離子電池的放電來為電動汽車供給運行所需的電能。
而在氣溫下降的情況下,這個充放電的進程速度會變慢。因此放電的電流變小,電池的容量也就變小了。鋰離子電池的標明工作溫度為0-40℃,但實際上在氣溫低于25℃時,就會呈現必定程度的性能下降:電池容量減小、放電速度變慢、電池輸出功率變小等。
如圖鋰離子電池在25℃可以到達最大容量值,25℃是各類續航里程測驗中實驗溫度。實際上由于鋰離子電池的材料和工藝差異,數據略有不同。網上撒播簡單粗暴的計算方法:
以25℃為規范,溫度每下降1℃,電容量約下降1%。也就是說,在夏天(25~28°)能跑20公里的車子,在冬季5°的條件下,僅考慮電池要素,你最多只能跑15公里了。
氣溫造成的續航下降是可逆的,氣溫回升時,車子的續航又會從頭康復。這說明,電子和人相同,冬季都是不想動啊。
上一篇:純電動汽車的電池為何要預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