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675次 | 2018年06月28日
什么是壓電屏,壓電式觸摸屏是什么?
壓電式觸控技術介于電阻式與電容式觸控技術之間。電阻式設計簡單,成本最低,但電阻式觸控較受制于其物理局限性,如透光率較低,高線數的大偵測面積造成處理器負擔,其應用特性使之易老化從而影響使用壽命。電容式觸控支持多點觸控功能,擁有更高的透光率、更低的整體功耗,其接觸面硬度高,無需按壓,使用壽命較長。壓電式傳感器的觸控屏幕同電容式觸控屏一樣支持多點觸控,而且支持任何物體觸控,不像電容屏只支持類皮膚的材質觸控。這樣,壓電式觸控屏幕可以同時具有電容屏幕的多點觸控觸感,又具有電阻屏的精準。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對壓電材料的性質產生濃厚興趣,這些材料可以將電能轉化成為物理壓力,反之亦然。但如果利用該特性建造電子顯示屏,可研制出能改變形狀或者質感的顯示屏。
2010年,這項技術有望應用于主流消費制造領域,可潛在用于制造移動手機的屏幕,當關機時屏幕能夠變硬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開機時形成一種可按電式觸摸屏。[
壓電式觸控技術介于電阻式與電容式觸控技術之間。電阻式設計簡單,成本最低,但電阻式觸控較受制于其物理局限性,如透光率較低,高線數的大偵測面積造成處理器負擔,其應用特性使之易老化從而影響使用壽命。電容式觸控支持多點觸控功能,擁有更高的透光率、更低的整體功耗,其接觸面硬度高,無需按壓,使用壽命較長。壓電式傳感器的觸控屏幕同電容式觸控屏一樣支持多點觸控,而且支持任何物體觸控,不像電容屏只支持類皮膚的材質觸控。這樣,壓電式觸控屏幕可以同時具有電容屏幕的多點觸控觸感,又具有電阻屏的精準。
中文名壓電式觸摸屏介于電阻式與電容式觸控技術特點支持任何物體觸控性質觸摸屏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目前,電阻式與電容式觸控是比較主流的兩類觸控技術,他們各自的優缺點如概述里所述。
不過,電容式觸控也有自身的問題需要克服:如在一體化模塊中,液晶屏和銦錫氧化物范本(ITO)做在同一個真空堆棧中,為了達到觸點偵測功效,ITO模板需不斷地掃描像素,這會持續散發干擾信號,影響整個模塊的操作。另外,為了不讓ITO的表面電流被隔絕,硬化鍍層一般非常薄,若施加在觸摸屏上的外力過大時,可能傷及ITO,因此降低使用壽命。此外,目前電容式觸控面板的成本還比較高,在大尺寸化應用方面比較困難。
日前,臺灣矽創電子在2009移動手持顯示技術大會上高調宣布該公司即將推出其獨創的壓電式觸控芯片,宣稱能夠很好地解決上述兩種觸控技術存在的問題,從現場的產品演示效果看,的確令人耳目一新。據矽創電子液晶顯示驅動事業群副總經理錢金維介紹,由于采用不同的觸控技術,該技術很好地克服了電阻和電容兩類觸控技術的一些先天性的不足。錢金維表示,壓電式觸控技術基于類似LCD驅動的原理,通過電壓掃描系統來捕獲觸摸信號,其掃描頻率可達200Hz/5ms,遠高于電容式觸控的掃描頻率。在制程結構上,壓電式觸控介于電阻和電容式之間。他強調,面板材料的選用直接影響觸控效果,而這同觸控技術本身沒有直接的關聯。“我們同日本一家面板公司合作,透光率可達到95%以上,而采用電阻式觸控只能達到80%左右。”錢金維說,“無論是電阻式的精確還是電容式的優點,壓電式觸控技術都能做到。”
壓電式觸控在耗電特性上更接近電容式觸控特性,即沒有觸摸的動作,就不產生耗電,而電阻式則時刻產生耗電。在接口支持上,壓電式觸控也同樣支持串口、I2C和USB接口。在算法上,矽創已在驅動IC中內置了動作識別的算法,這將大大緩解客戶端軟件和外部處理器的負擔。錢金維表示,從工藝成本上看,電阻式觸控制程轉到壓電式觸控制程需要變更生產線設備,而同電容式的ITO和掩模結合的制程相比,壓電式觸控制程成本約在其80-90%之間。
據悉,矽創這款產品將驅動和傳感部分整合在一個芯片中,單芯片的屏幕尺寸支持范圍在2-10.1英寸。矽創該款芯片在7月份推出工程樣片,之前則是通過FPGA原型的方式給客戶測用。雖然,壓電式觸控技術擁有諸多優點,但錢金維表示多種觸控技術還將共存發展。目前,全球觸控面板市場出貨量中臺灣地區占據40%以上,其次是日本,占據35%左右,其余則是中國大陸和韓國。日本的產業特性比較保守,但其技術始終保持領先。
壓電屏是壓電式觸控屏的簡稱,壓電式觸控屏的壓電式觸控技術介于電阻式與電容式觸控技術之間。電阻式設計簡單,成本最低,但電阻式觸控較受制于其物理局限性,如透光率較低,高線數的大偵測面積造成處理器負擔,其應用特性使之易老化從而影響使用壽命。
電容式觸控支持多點觸控功能,擁有更高的透光率、更低的整體功耗,其接觸面硬度高,無需按壓,使用壽命較長。
壓電式傳感器的觸控屏幕同電容式觸控屏一樣支持多點觸控,而且支持任何物體觸控,不像電容屏只支持類皮膚的材質觸控。這樣,壓電式觸控屏幕可以同時具有電容屏幕的多點觸控觸感,又具有電阻屏的精準。
目前,電阻式與電容式觸控是比較主流的兩類觸控技術,他們各自的優缺點如概述里所述。不過,電容式觸控也有自身的問題需要克服:如在一體化模塊中,液晶屏和銦錫氧化物范本(ITO)做在同一個真空堆棧中,為了達到觸點偵測功效,ITO模板需不斷地掃描像素,這會持續散發干擾信號,影響整個模塊的操作。另外,為了不讓ITO的表面電流被隔絕,硬化鍍層一般非常薄,若施加在觸摸屏上的外力過大時,可能傷及ITO,因此降低使用壽命。此外,目前電容式觸控面板的成本還比較高,在大尺寸化應用方面比較困難。日前,臺灣矽創電子在2009移動手持顯示技術大會上高調宣布該公司即將推出其獨創的壓電式觸控芯片,宣稱能夠很好地解決上述兩種觸控技術存在的問題,從現場的產品演示效果看,的確令人耳目一新。據矽創電子液晶顯示驅動事業群副總經理錢金維介紹,由于采用不同的觸控技術,該技術很好地克服了電阻和電容兩類觸控技術的一些先天性的不足。錢金維表示,壓電式觸控技術基于類似LCD驅動的原理,通過電壓掃描系統來捕獲觸摸信號,其掃描頻率可達200Hz/5ms,遠高于電容式觸控的掃描頻率。在制程結構上,壓電式觸控介于電阻和電容式之間。他強調,面板材料的選用直接影響觸控效果,而這同觸控技術本身沒有直接的關聯。ldquo;我們同日本一家面板公司合作,透光率可達到95%以上,而采用電阻式觸控只能達到80%左右。rdquo;錢金維說,ldquo;無論是電阻式的精確還是電容式的優點,壓電式觸控技術都能做到。rdquo;壓電式觸控在耗電特性上更接近電容式觸控特性,即沒有觸摸的動作,就不產生耗電,而電阻式則時刻產生耗電。在接口支持上,壓電式觸控也同樣支持串口、I2C和USB接口。在算法上,矽創已在驅動IC中內置了動作識別的算法,這將大大緩解客戶端軟件和外部處理器的負擔。錢金維表示,從工藝成本上看,電阻式觸控制程轉到壓電式觸控制程需要變更生產線設備,而同電容式的ITO和掩模結合的制程相比,壓電式觸控制程成本約在其80-90%之間。據悉,矽創這款產品將驅動和傳感部分整合在一個芯片中,單芯片的屏幕尺寸支持范圍在2-10.1英寸。矽創該款芯片在7月份推出工程樣片,之前則是通過FPGA原型的方式給客戶測用。雖然,壓電式觸控技術擁有諸多優點,但錢金維表示多種觸控技術還將共存發展。目前,全球觸控面板市場出貨量中臺灣地區占據40%以上,其次是日本,占據35%左右,其余則是中國大陸和韓國。日本的產業特性比較保守,但其技術始終保持領先。
上一篇:電池電壓與容量有什么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