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310次 | 2020年12月03日
電解液對電池性能的影響有什么
電解液作為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組成、濃度、數量的多少以及雜質的種類和數量都將對電池的性能出現至關重要的影響。它直接影響電池的容電量、內阻、循環壽命、內壓等性能。
通過比較發現,電解液一般采用大約7mol/l的KOH溶液(也有以一定NaOH代替KOH的),當然電解液中也有加入少量其他成分如LiOH等的,但對一些雜質諸如碳酸鹽、氯化物、硫化物等均要求較高。
電池的正、負極片只有在電解液中才能發生電化學反應。關于一顆封口的成品電池來說,其中的空間是一定的。若電解液太多,會造成封口氣室空間變小而使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的內壓上升;另一方面,電解液太多造成堵塞隔膜孔,阻止了氧氣的傳導,不利氫氣迅速復合,也會使電池的內壓上升并可能氧化極片致使極片鈍化容量下降,內壓的上升可能造成電池漏液、爬堿、使得電池失效。但若電解液太少,會使得極片不能完全浸漬到電解液,從而電化學反應不完全或者說極片的某些部分不能發生電化學反應,使得電池容量達不到設計要求,內阻變大,循環壽命變短。
應該注意電解液的濃度,以減少濃差電阻。
為何電池在貯存和使用過程中(循環)會出現內阻升高和放電容量降低以及充電效率降低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添加劑Co在貯存和使用過程中會往極片的而導致極片表面的Co含量降低,從而使得極片表面的接觸電阻增大(表現為內阻上升),從而降低充電效率和析氧過電位,最終導致放電容量下降。
其次,在循環過程中,極片被電解液腐蝕,導致極片粉末松散、脫落或者說接觸不好(粒子與粒子、粒子與基材之間)導致內阻升高,以及過度充/放電致使極片受到損傷。
其三,可能是由于極片膨脹,把隔膜中的電解液擠干和吸出,由于電化學反應總是從表面開始進行而后再向深層發展,因此導致電化學反應不完全,導致放電容量下降;并由于電解液的匱乏,致使內阻升高(濃差電阻和離子傳導電阻/
遷移電阻升高),充電電位升高,放電電位下降。
其四,可能是由于電解液中的水份在循環或儲存一段時間之后,以某種目前尚不清楚的形式存在,如結晶水、被范德華力束縛、被氫鍵等力所束縛,而不能參與電化學反應(即升高了電解液的濃度),致使電化學過程中離子傳導困難,內阻升高,充電電位升高,放電電位下降,最終導致放電容量下降。
最后,也可能是由于電池在循環或儲存過程中,電解液被重新分配、擴散和滲透到極片的深層中去,致使電極表面的電解液量下降,而電化學反應總是從表面開始進行而后再向深層發展,因此導致電化學反應不完全從而出現一系列的間題。
當然,電池在使用過程中過度充/放電,致使電池壓,氫氣/氧氣在出的同時帶出電解液,從而使得電解液干涸,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解剖開貯存和使用過的電池,會發現電池內部的極板和隔膜紙干燥(目視),也許是以上所述原因之一或幾個因素共同用途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