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79次 | 2018年06月28日
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突破200萬臺!
2018年6月27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與青海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共同在青海舉辦了“中國(青海)鋰產業與動力電池國際高峰論壇”。論壇主要圍繞動力電池與上游材料的協同發展、動力電池與整車企業的協同發展、動力電池與環境保護的協同發展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討論。億歐汽車也在現場對研討會與嘉賓發言進行了報道。
活動現場,浙江電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亮發表了主題演講,他的主要觀點如下:
1、據機構預測,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銷量將突破200萬臺,在這一前提下,市場對于動力電池的需求將達到88GWh。
2、電池是高價值零部件,占單車成本30-50%,要持續降低成本,除了用創新的商業模式來應對挑戰,還要在產業上下游形成較好的成本利潤分擔、分享機制。
3、對于中國動力電池行業來講,在量上取勝是階段性的成果,如何在品質和技術上持續提升才是決勝未來的關鍵。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以下為演講實錄:
受全球性的能源和環境危機的影響,近幾年,電動車再次成為全球車市的焦點,從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看,汽車的未來必然是一個智能化、純電驅動的時代,而智能化最合適的載體正是電動車,所以從根本上而言,電動車就是汽車行業的未來。也正是在這股勢力的推動下,汽車產業開啟了一場史上最深刻的革命。在《中國制造2025》中新能源汽車被列為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放眼全球,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總量超過全球份額的50%,去年達到77.7萬臺,同比增長53.3%。據行業專家預測,今年這一數字將突破百萬,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有望達到200萬臺。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動力電池自然也成了產業發展過程中關注的焦點,動力電池是決定一款電動車品質的核心部件,電池質量影響著車輛安全和續駛里程,而安全和續駛里程正是用戶在考慮購買電動車產品時最關心的問題,可以說動力電池的發展一直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命脈所在。伴隨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駛入高速發展的軌道,動力電池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增長浪潮。據機構預測,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銷量如果按照突破200萬輛來計算,對于動力電池的需求達到88GWh。
坦率而言,目前動力電池與傳統燃油車相比,在便利性、可靠性方面仍存在不足,電動汽車普及仍有賴政策的推動,而要推動動力電池技術的發展,到底能夠真正與傳統燃油車分庭抗禮的程度仍需要政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行業職能機構以及研究機構的共同努力,站在主機廠的角度,我們需要為用戶提供裝備安全而有品質的動力電池的整車,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成本。
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四部委聯合下發的《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2020年要求降至一元每瓦時的目標,這對于產業鏈上下游都提出了挑戰,電池是高價值的零部件,占到單車成本的30-50%,要持續降低成本,除了用創新的商業模式來應對挑戰,還要在產業上下游形成較好的成本利潤分擔、分享機制。與傳統燃油車發展進程類似,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也必將日益強化與上下游供應鏈企業的協同合作。讓動力電池生產商從前端介入與整車廠共同參與研發設計,讓電池生產商充分了解主機廠的配套需求,從而避免各自獨立工作,同時由于信息不透明而帶來的不必要的增加的成本。
電池企業側重于電芯性能的研發,而整車企業則關注電池的使用,換而言之,是如何創造用戶的價值。現階段電池在整車廠是一個相對較弱的零件,怕冷、怕熱、怕水、怕碰,而另一方面用戶對于續航里程的要求的需求又要求在有限的空間能夠布置更多的電量,對于乘用車每寸必爭的空間布置來說,這一矛盾尤其突出,整車企業需要拋開整車廠與供應商的關系,轉而密切配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動電池技術的迭代與進化。
這里面又可以有幾點可以關注,首先在電芯本身性能和容量提升的基礎上,在整車級別上,對電池系統的設計輕量化、熱管理、電極和結構安全性方面做大量談探索性工作,并且通過耐久和強化路試把動力電池系統整體的用戶價值落地。其次,電池技術的進步也日新月異,新的正負極材料體系,新的電解質的應用,也同樣需要電池企業與整車企業相配合,把前瞻性的技術盡早搭載到整車平臺上進行驗證。
在這一點上,電咖也已經積極地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嘗試,我們也已經開始分步、有計劃地把固態電池技術搭載到整車上進行驗證。整車企業與用戶更近,對電池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充放電場景、循環壽命和老化等數據,整車企業掌握一手材料,如何充分利用這些數據的價值,反哺上游,加速電池技術的迭代也是值得深圳思考并實施的方向。
伴隨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技術創新的加快,以及模塊化的應用,上下游產業協同合作帶來的成本降低,動力電池領域的競爭環境也從最初的粗放式競爭逐步邁向精細化的角逐,伴隨市場自然選擇的加快,國家在政策層面的調整,一些低門檻、技術落后的動力電池企業將逐漸淘汰出局,行業洗牌加速。
目前中國、韓國、日本是全球動力電池領域的領跑者,中國擁有全球最為完善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市場規模最大,處于世界第一的位置,日本、韓國則在技術研發和制造工藝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對于中國動力電池行業來講,在量上取勝是階段性的成果,如何在品質和技術上持續提升才是決勝未來的關鍵。電咖汽車生逢其時,能夠幸運參與推動這場汽車行業的偉大變革,我感到十分高興,作為一家成立不久的公司,可能大家對電咖并不十分熟悉,我想借此機會向大家交流一些我們的想法和做法。
電咖汽車成立于2015年,作為新勢力造車的代表之一,是一家具備互聯網思維及純電動汽車制造、研發、銷售、服務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電咖在把握傳統造車精髓的基礎上,擁有了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新能源車前沿研發技術,可以說電咖汽車以深厚的電動汽車產業為積淀,以互聯網的前瞻與魄力為內核,打造新的生態方式,電咖汽車擁有這樣一個多年行業經驗的團隊,研發、制造、銷售以及運營等不僅來自于大眾、沃爾沃、保時捷、寶馬、通用等國際知名的車企的人才,也有來自于吉利、奇瑞等國內主流的自主品牌企業的員工,并且團隊核心成員,我們多年共事以后配合默契,擁有極大的文化認同感,在目前新勢力造車中,電咖汽是擁有運營中國最成功車企經驗的團隊。
我們以行業最快的速度已經推出了初創企業中首款量產上市的車型,在去年廣州車展上市的EV10目前累計銷量超過1400輛,成為最早批量銷售的這樣一家企業之一,當然這1400輛相對于傳統車企而言微不足道,但是對于新能源企業而言,意味著我們已經率先走通了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及銷售交付等各個環節的閉環,這也是由幾十年積淀的傳統車企最寶貴的體系能力。
在新造車勢力屢遭質疑的環境之下,我們也率先邁出了這一步,邁過了關卡,我們也將繼續完善產業鏈的布局,在生產方面除了第一款車型與東南汽車的戰略合作外,我們第一座生產基地也已經在紹興破土動工,將全面引進工業4.0的智能制造體系,無論是在制造工藝、生產質量還是在工廠自動化和信息化等方面,我們在這個基地都會全面對標德系的制造標準,在這一生產基地投產的中高端的SUV也將在今年下半年亮相。
我們的銷售網絡布局目前已經覆蓋了14個省和30個城市,預計到今年年底將會突破80個城市,此外,我們一直秉承開放的心態,積極與不同的社會資源展開合作,除了與國內的充電樁、動力電池的龍頭企業開展合作,我們也在嘗試與國內領先的后市場新零售平臺以及一些協調性默契的跨界品牌展開合作,致力于在合作共贏的過程中將電咖汽車發展帶向新的高度與寬度,這是電咖汽車目前發展的情況,也是作為我也是一個汽車行業的老兵,在追逐夢想過程中也談了一些想法,今后電咖汽車也將與各位新能源同行一起加速行業轉型,共同推動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