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49次 | 2021年06月03日
鋰電設備智能化重要性遠大于電動化!
2020-2022年是鋰電設備又一輪黃金周期,產值將達到往年的2倍左右,考慮到20年疫情導致電池廠資本開支推后,我們預計21年將迎來大年。因此我們判斷未來智能化重要性將遠大于電動化。
(1)對主機廠來說,軟件重要性高于硬件。三電技術目前各主機廠差異逐漸減小,高級自動駕駛技術成熟度尚早,智能座艙成為差異化競爭的突破點。關于主機廠來說,假如失去汽車軟件的控制權,基本就失去了產品核心競爭力,在產業鏈中的地位將下降;
(2)數據重要性突出。數據的價值在于變現,目前的數據可以用來進行智能駕駛算法優化訓練,未來還可以在數據上架構新的應用和服務。假如數據掌握不了,主機廠就會失去數據變現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智能化對主機廠的影響遠遠大于電動化,主機廠不做動力鋰電池不會影響用戶粘性和品牌價值等。但主機廠失去智能化和數據,最后會淪為純粹的代加廠。
我們認為,汽車智能化分為三個階段:算力收斂、模型訓練、生態打造。
(1)算力收斂:傳統車上MCU有50-100個,算力在車上的分布是發散的,智能化的第一步要把算力集中起來;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2)模型訓練:要足夠多的汽車不斷運行,在云端進行訓練、推理和迭代,提高智能化水平;
(3)生態打造:基數變大后,可以基于海量的數據開發新的應用和服務。目前絕大部分車企處于第一階段,只有1線車企具備開發EE電子電氣架構的實力,特斯拉已處于第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