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66次 | 2021年06月22日
芯片之后車企開始防范電池“斷供”
全球電氣化進程加速推進,主機廠動力鋰電池供應短缺危機已初顯端倪。
外媒報道稱,通用汽車正在考慮與其電池供應商LG能源在美國建設第二家合資電池廠,以提高其電動汽車的產量,預計有望在上半年做出決定。
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巴拉(MaryBarra)表示,電池短缺是通用投資于自己電池制造的原因之一。
除了通用之外,包括特斯拉、福特、大眾等主機廠當前也面對著電池供應短缺的壓力。在此之前,奧迪、捷豹路虎、奔馳等主機廠也因動力鋰電池供應不足,使其電動汽車量產計劃在2020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上述主機廠遭遇電池供應短缺壓力表明,盡管當前頭部電池公司都在積極擴產,但優質產量依然緊缺,保障電池供應穩定已經成為主機廠實現電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而為保障電池供應穩定,主流主機廠也在積極構建多元化供應體系,包括新增新的電池供應商、自產電池和豐富產品矩陣等。
主機廠遭遇電池供應緊缺危機
動力鋰電池供應不足已經成為當前主機廠推進電氣化戰略目標的最大掣肘之一。
近日,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表示,合肥廠的產量目前可以達到一個月10000臺的產量,但受限于供應鏈,目前每個月交付只能達到7500臺。
“電池供應,特別是蔚來要的100度電池,比希望的少一些。電池供應確實是一個瓶頸,估計在七月份達到要求。”李斌如說是。
當前,蔚來汽車的電池供應重要來自寧德時代。2020年,寧德時代為蔚來配套44220輛,實現裝機電量約3.1GWh,蔚來已成為其乘用車裝機第一大客戶。
而此次蔚來汽車表示電池供應不足已經成為其產量進一步釋放的阻礙,必然將要求寧德時代提升供應量,保障其電池供應穩定。
事實上,寧德時代已經開足馬力擴充產量。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寧德時代已投資近800億元擴產,對應新增的產量將超過300GWh,并開啟了鋰電設備大采購模式,多家鋰電設備公司陸續中標巨額訂單。
與蔚來汽車相比,一些國際主機廠面對的電池供應緊缺壓力更為突出。
福特汽車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近期表示,美國必須開始為即將到來的電動汽車浪潮制造電池,以防止供應中斷,例如現在半導體短缺導致美國汽車廠關閉。
福特喊話美國加強本土動力鋰電池制造背后,是其當前正遭遇動力鋰電池“斷供”危機。
近期,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針對韓國LG能源和SKI之間的商業機密和專利糾紛做出終裁:認定SKI侵占了競爭對手LG化學的商業機密。
根據通告,ITC禁止SKI未來10年在美國銷售電池、模塊、電池包和相關零部件。
當前,SKI已經投資26億美元正在美國建設兩座動力鋰電池廠,合計產量超20GWh,重要供應福特和大眾汽車。
根據此次判決,在禁令結束之前,這兩家廠生產的電池或不能在美國境內使用。一旦ITC將SKI執行禁令,意味著SKI在美動力鋰電池業務和福特、大眾的電池供應都將遭遇沉重打擊。
不過,為防止對現有在美國汽車公司電池供應造成沖擊,ITC決定:允許SKI為福特的電動汽車F-150項目和大眾北美地區MEB電動汽車生產線進口其國內生產鋰離子電池所需的零部件,分別為期4年和2年,以給予其充足的時間尋找新的電池供應商。
此外,ITC還表示,該公司還可以更換或維修在美國銷售的起亞汽車的電池。
盡管ITC給予福特、大眾等繼續采購SKI動力鋰電池的寬限期和尋找新供應商的窗口期,但依然對兩家主機廠的電氣化戰略目標出現極大威脅,或將致使其遭遇電池斷供或持續供應緊張的風險。
大眾汽車表示,公司是兩家電池供應商之爭的“意外受害者”,并將要求ITC延長電池零件進口限制措施的寬限期,至少4年。
對此,SKI希望這一裁決能得到“糾正”,并表示將向美國總統拜登申請取消該裁決,稱“因為為期10年的進口禁令可能會影響美國總統電動汽車戰略的推動。”
很顯然,SKI的無疑將對福特和大眾在美國的電池供應出現巨大威脅,同時也給其它主機廠供應了一個警醒。
在此情況之下,通用汽車計劃與LG能源在美國建設第二座大型動力鋰電池廠,重要目的也是為保障其電池供應穩定。
當前,通用和LG能源已共同投資23億美元(按當時匯率換算約合人民幣162億元)在俄亥俄州洛茲敦建立了一個電池廠UltiumCellsLLC,規劃產量30GWh,預計2022年底投產。第二座電池廠的投資規模或與其第一個合資廠接近。
新一輪動力鋰電池擴產來襲
主機廠遭遇電池供應危機背后,是全球優質動力鋰電池產量較為緊缺。
為保障電池供應穩定,當前各大主機廠都在積極構建多元化的供應體系,包括新增新的電池供應商、自產電池和豐富產品矩陣等。
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由于缺乏鎳元素導致三元鋰離子電池供應困難,特斯拉所有標準續航版車型都將改用磷酸鐵鋰離子電池。除了標準續航車型外,特斯拉的高端車型將繼續采用三元鋰離子電池。
“鎳是我們在鋰離子電池生產中最操心的問題。這就是為何我們要把標準里程版的電動汽車換成鐵鋰離子電池。富含鐵的鋰離子電池!”馬斯克回應說。
目前,在我國生產特斯拉標準續航版Model3已搭載了寧德時代供應的磷酸鐵鋰離子電池,且這些車型已經在去年年底開始出口歐洲市場。
2020年,寧德時代為特斯拉配套國產Model3超3萬輛,實現磷酸鐵鋰裝機電量超1.6GWh。隨著后期特斯拉所有標準續航版車型換裝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寧德時代對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占比將進一步提升。
特斯拉現有松下、LG能源和寧德時代三家電池供應商,所有標準續航版換裝磷酸鐵鋰離子電池之后,有望緩解松下和LG能源對特斯拉的三元電池供應壓力。
除了換裝磷酸鐵鋰離子電池之外,特斯拉也在加快自產電池進程。
去年九月,特斯拉在“電池日”上公布了4680電池。馬斯克曾就此電池表示將自產該電池,其量產的目標是在2022年達到每年100GWh,2030年達到每年3TWh。
但為實現其量產目標和保障電池供應穩定,特斯拉仍將繼續從其電池供應商那里采購電池,甚至合作量產4680電池。
目前,LG能源和松下正在為率先與特斯拉在4680電池量產供應方面達成合作而展開“賽跑”。
在主機廠展開“自救”的同時,動力鋰電池公司也在積極配合主機廠的市場需求加快產量擴充。
目前,包括寧德時代、中航鋰電、遠景AESC、億緯鋰能、LG能源、三星SDI、SKI、松下等中日韓動力鋰電池公司和歐洲本土電池公司都在大規模擴充電池產量,以滿足主機廠日益上升的市場需求。
上述公司新增產量規模普遍超100GWh,新建產量預計將在未來3年內集中釋放,從而使全球動力鋰電池供應緊張的現狀得到緩解。
下一篇:匯川的鋰電智造“智慧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