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13次 | 2021年06月22日
力神電池智能制造路徑選擇
在電池產品性能提升和大規模產量擴充浪潮下,電池公司亟需創新設備革新工藝的導入和智能制造升級。
目前,電池公司和設備公司都在積極探索智能制造解決方法落地,當前越來越多鋰離子電池公司提出智能制造的需求和理解,但在實際落地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
△力神電池集團高級專家、工藝設備總監李偉
三月二十日,在2021鋰離子電池智能制造峰會上,力神電池集團高級專家、工藝設備總監李偉發表了“鋰離子電池智能工作體系建設與解析”的主題演講。
智能制造存在三大基礎,一是傳感技術發展使信息提取變得越來越方便,二是計算機技術發展使得數據處理的成本大幅降低,三是數據傳輸。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李偉認為,鋰離子電池公司要實現智能制造,要關注以下焦點:
1、制造流程和管理體系優化,實現“速贏”,并適應未來智能制造各類場景建設的需求;
2、短時間聚集運營優化,降低成本;實現設備自動化和智能化,減少停機時間,優化產線切換,提升生產效率;
3、進一步建設和優化信息系統建設,實現系統間的集成,支撐好業務部門的具體業務需求;
4、數據集成,形成統一數據標準,數據的采集、存儲、分析使用形成閉環;
5、基于產品戰略項目模塊的輸入,明確未來對應的產線工藝、設備要求及具體方法。
當前,鋰離子電池公司和設備公司對智能制造的整體認識和理解還不全面,電池公司無法準確提出對智能制造的要求,而設備公司和MES公司也不理解鋰離子電池智能制造的工藝要求,導致項目還有很多地方要完善,這是目前鋰離子電池行業的痛點。
李偉認為,智能制造系統架構包括生命周期、系統層級和智能功能三個維度貫通。在鋰離子電池制造過程中,通過部署MES系統可以提高數據追溯實時性以及數據收集全面性,但仍需在質量、運營、數據、系統、工藝、設備等方面進行優化。
對此,力神的舉措是,明確未來力神集團產品戰略和未來設備提升的整體優化方法,基于成本優化目標,進行生產業務流程和管理體系的全面優化,打造并集成適合業務和管理需求的信息化系統。
當前,力神正在積極探索智能制造解決方法,原有的產線會做一些簡單的數字化改造,新產線會做頂層設計,打造行業標桿廠,以此帶動其它產線的建設。
下一篇:國軒大手筆加碼上游材料及電池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