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45次 | 2021年07月26日
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風云起, 好生意背后隱匿的痛點仍未解
在大家緊盯新能源車銷量之際,動力鋰離子電池龐大的退役量也引來了一波餓狼。
近日,特斯拉計劃在美國內華達州的超級廠建造電池回收系統。盡管此前,已有不少車企和第三方電池廠推出電池回收業務,但要想在魚龍混雜的電池回收市場闖出一條“正道”仍顯乏力。
201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在補貼政策扶持下進入爆發式上升階段,按照動力鋰離子電池4至6年的使用壽命預估,2020年后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將進入報廢高峰期。
盡管百億級的電池回收市場著實讓來者心動,但實際并不樂觀。
作為曾經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主力軍,小作坊們因為環保壓力競爭愈發艱難,而即便是洞察到這片藍海的正規軍們也因上游原料較少以及回收技術、環保等問題,陷入窘境。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隨著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這門生意逐漸走向臺前,入場新貴能攪動池水,塑造新的電池回收秩序嗎?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回收動力鋰離子電池緊要是回收鋰、鈷、鎳、錳等稀有金屬,這是因為動力鋰離子電池近一半的成本都是源于此。
以金屬鋰為例,智利銅業委員會預計,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到2030年,全球鋰需求量將超目前4倍之多,每年達179萬噸。而隨著金屬原材料需求量的新增,其價格更是水漲船高。
為了不被金屬原材料鉗制電池產量,馬斯克公開敦促礦商大力開采,并稱電池成本是特斯拉利潤上升的一大阻力。不難想象,在整個供應鏈上,電池端成本的把控已經成為車企們調控盈利的一大利器。
那這個市場規模有多大呢?數據顯示,國內累計退役的動力鋰離子電池規模預計到2020年將達20萬噸,2025年將達78萬噸。
不過,與之相對應的電池回收數據則令人唏噓不已。以2018年為例,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退役總量達7.4萬噸,但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量僅為5472噸,只占報廢動力鋰離子電池總量的7.4%。為甚么回收率這么低?
電池回收看似紅利頗多,實則盈利非常難,首當其沖就是技術難攻關。囿于電池標準不統一,技術成本與回收報償的博弈下,梯次利用的經濟性仍有待考量。
再者,就當下退役電池情況而言,已經進入回收期的多為磷酸鐵鋰離子電池,該電池鋰金屬含量相對較少,回收價格僅為電池加工成本的十分之一。相比之下,三元鋰離子電池所含的金屬價值高出七至八倍,但囿于其還未至退役爆發期,整體入場電池回收的正規軍們收益并不理想。
但更為突出的問題是回收渠道尚未打通,大量退役電池流入非正規渠道,燥熱的市場陷入“無米之炊”的窘境。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3000家電池回收相關公司,但具有廢舊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資質的公司僅有30余家。
非正規渠道已經形成一個相對成熟的產業鏈,先是由分散的商家從4S店等渠道回收動力鋰離子電池,繼而轉賣給有回收技術的小作坊,小作坊為節省成本,采用原始手工拆解電池,再依據電池的詳盡情況將電池或簡單出產成為新電池,或轉賣給整車廠。
跳過回收利用率低、污染等問題,這些玩家實則賺的盆滿缽滿。而與之比較的是,大部分正規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公司生意十分冷清,甚至原材料都無處可尋。
不可否認,散兵游勇的玩家們憑借更貼近市場的優點尚可存活,但電池回收的經濟效益還要規模效應以及更為成熟的回收技術來打通,顯然,這些分散的玩家尚難撬動這塊巨大的市場盤面。
市場雖好,但入局還需冷沉思
不再滿足于散兵游勇的小打小鬧,各方巨頭基于供應鏈上的成本把控開始向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市場大步挺進。
2018年,國家出臺“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執行加工者責任延伸制”,明確要求車企應該承擔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大眾、比亞迪、威馬、寧德時代等很多主機廠、電池廠開始自建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體系。
如寶馬與德國回收公司Duesenfeld合作,致力于將來將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率提高到96%。大眾也宣布將回收率目標值定為97%,而豐田更是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體系。
另一方面,以湖南邦普、格林美、光華科技、華友鈷業、賽德美、豪鵬科技等為代表的第三方回收公司已具有一定規模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能力。
當下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范疇正逐漸形成整車廠商、電池廠商以及第三方回收解決公司等聯合參與的回收模式,而且各方合作也在縱橫交叉。與此同時,政府相關部門也開始出臺政策明確責任主體與回收體系建立,行業規范程度不斷提升。
長遠來看,在正規軍大步挺進之際,傳統的小作坊們必將被兼并或筆直消亡。但目前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市場仍處于平明前的黑暗時刻,勢必還將進一步淘汰大量玩家,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仍任重道遠。
前景十分光明,但入場打的稀巴爛的例子已經數不勝數,可以樂觀期望,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一路上揚,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范疇或將像電池加工商一般涌現寧德時代、LG這樣的龍頭玩家。
不過,新入局者還是要莊重考慮該市場是不是值得押注。
這是一個要打持久戰的市場,非正規渠道暫時的仍處于野火燒不盡,這讓合法玩家的盈利戰線開始拉長,在技術、資本、資源的博弈與考量下,勝算有多少,還需入場者重新審視,而且加碼者接踵而至,也讓正規軍之間的競爭更趨猛烈。
下一篇:電動汽車電池保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