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20次 | 2023年05月05日
淺談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量和鋰電負極材料產量
鋰離子電池廠家淺談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量和鋰電負極材料產量。鋰離子電池電芯的核心結構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等。其中正極材料在電芯制造成本、質量中占比最大。負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儲存鋰的主體,負極材料的性能也筆直影響鋰離子電池的性能。本篇文章鋰離子電池廠家就來淺談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量和鋰電負極材料產量。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量
我國已成為全球最緊要的正極材料加工國和消費國。為滿足動力鋰電池、儲能鋰電及小型鋰電三大市場的不同需求,重要電池材料廠與下游客戶共同研發不同類型的產品,依據客戶訂單配料加工。由于眾多公司看好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鋰離子正極材料產量快速擴張。
2017年,鋰離子電池的關鍵原料鋰、鈷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給電池行業加工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很多公司為了實現2020年動力鋰電池成本1元/瓦時的既定目標延伸產業鏈,一些車廠、電池廠投資電池關鍵資源,力爭降低成本。
隨著國內鋰離子電池制造業的快速發展,預測2019年我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量將沖破50萬噸,達到53.7萬噸,將來五年(2019-2023)年均復合上升率約為17.02%,并預測在2023年我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量也將沖破百萬噸,達到了100.7萬噸。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銷上升和動力鋰電池需求上升,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出貨量有不同程度的上升,2018年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出貨量分別為27.5萬噸,同比上升28.5%。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我國正極材料市場規模上升迅速重要原由
1)國內終端電動汽車與3C數碼產品繼續上升,特別是電動汽車,筆直帶動國內三元材料需求迅猛上升;
2)新補貼政策與能量密度掛鉤,使動力鋰電池向三元電池路線發展的趨勢更分明,刺激上游三元材料公司紛紛張大加工;
3)國內手機加工公司出口量大幅提升,帶動上游鈷酸鋰離子電池及其正極材料出貨量;另外國外鈷酸鋰公司逐漸減少加工,三元材料、鈷酸鋰出口到日韓增多。
鋰電負極材料產量
近期負極材料市場持穩運行,出貨方面隨著下游開工率的緩慢提升,情況有所好轉。產品價格相對穩定,現國內負極材料價格低端產品主流報2.6-3.2萬元/噸,中端產品主流報4.8-6.2萬元/噸,高端產品主流報7-10萬元/噸。
將來幾年,由于具有的技術、價格和成熟配套模式,主流的負極材料仍是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人造石墨重要用于大容量的車用動力鋰電池和高倍率電池以及中高端電子產品鋰離子電池,目前實現高容量、高倍率的重要途徑是開發以人造石墨為重要原材料的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13年市場上50%為天然石墨,目前人造石墨產量超過天然石墨兩倍,人造石墨滲透率提升分明。
在負極材料上游環節,2018年由于鋼鐵去產量及環保因素影響,針狀焦價格曾一度漲至4萬多元/噸,全年均價保持在2萬元/噸;石墨化方面部分中小公司由于環保原由被關停,市場供應緊張,石墨化費用一度上調,2017年維持在2-2.5萬元/噸。2019年隨著杉杉、貝特瑞、紫宸、斯諾等公司新增石墨化產量達產和針狀焦供應緊張的局面逐漸緩解,負極材料公司成本壓力有望得到緩解。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性能要求不斷提高。將來三年,負極材料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低端重復產量將被淘汰,擁有核心技術和優點客戶渠道的公司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市場聚集度將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