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237次 | 2021年08月16日
涂布出現白點的處理方法
鋰離子電池加工行業大家最少接觸、最摸不著頭腦的涂布時出現凹坑(白點),輥壓后就是黑點是怎么回事?
現象:在電池加工涂布工藝中,常呈現為似氣泡狀白色點狀凹坑,或呈露箔狀的問題;很多人喜歡將此判斷為氣泡,其實不然,而是縮孔。結合工藝配方,問題可能出在VGCF上。試驗辦法:作為工藝,保持配方不變來改善漿料是基本原則。
添加NMP類高沸點有機溶劑助水系漿料分散和改善涂布烘干效果,是比較常見的作法,其結果也驗證了其工藝的可行性。
VGCF的團聚體作為低表面張力點,導致了縮孔的出現,但是試驗,50%固含量2500mpa’s粘度,問題卻未能處理:難道真是設備能力所限(線速度也就15m/min的樣子)?
VGCF+水+PVP+CMC,這幾樣刮細度便看到了縮孔,那么問題就明了了。絕對就是VGCf的團聚造成的縮孔了?顯然問題沒那么簡單,從事漿料工藝的同仁基本都有一個習慣,水系漿料的粘度基本都控制在3000mpa’s之下,但是,在這里,為了減少縮孔,卻非得要提高粘度;是否完全糊涂了?在一定條件下,縮孔由下式決定:Q(單位時間內流量)=h(濕膜厚度)2×△v(表面張力梯度)/2n(涂料粘度)好了,這個公式足以證明高粘度,低表面張力的NMP,發揮用途的原由了。但是,作為技術人員,要了解,粘度、表面張力梯度,這些都只是影響因素,而不是最根本的因子。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影響因素基本確定:粘度,烘干,表面張力,VGCF,膠粒(CMC)。
其他因素猜想:羧甲基纖維素鈉、PVP都是表面活性劑,一端親水,一端疏水,當其濃度過高時,便形成膠束,親水基朝外(水溶劑漿料),疏水基團在內,結合本漿料配方(VGCF,Super-P比例均較高,CMC1.8%),VGCFSuper-P本身疏水,那么和膠束內更容易親和,結合在細度計上觀察到的CMC+水+VGCF+PVP就有縮孔的現象,減少了聚合物CMC、PVP的比例進行了試驗,設計原則:維持材料不變,減少CMC、PVP比例,本質即降低膠體濃度。試驗第一次,3500mpa’s粘度,細度計上80um可見縮孔;涂布改善。
試驗第二次,2500mpa’s粘度,細度65um,有縮孔;涂布效果一致。倘若是原有配比,2500的粘度,那涂布縮孔是沒法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