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79次 | 2021年08月21日
我國能稱霸鋰離子電池回收市場的原因?
鋰離子電池并不是沒有人回收,只是重要聚集在我國而已,我國光是2018年就回收6.7萬噸鋰離子電池,占全球市場的69%,我國為何能穩坐回收市場冠軍寶座呢?
英國能源咨詢公司循環儲能產量預測(CircularEnergyStorage)從整理來自各國約50家鋰離子回收公司的資料中,發現2018年共全球回收9.7萬噸的電池,而大多數回收廠與試驗室都在我國、南韓、歐洲、日本與美加等地,其中我國已經成為電池回收大戶,去年共回收6.7萬噸電池,南韓則居次,回收約1.8萬噸。
CircularEnergyStorage共同創辦人HansEricMelin表示,我國已從長達十幾年的手機制造經歷中受益,讓他們能不斷深入研究鋰離子電池回收技術。除此之外,目前全球近四分之三的手機與許多平板也會送往我國進行翻新與再制造,他們也能從消費性電子產中取得電池原料。
當地廠商也不斷呼吁自產電池與回收的緊要性,最近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仁也表示,為了制造鋰離子電池,我國每年非得要進口大量的鋰金屬,進口鋰金屬占市場的85%以上,大幅提高制造成本,盼政府能訂定電池回收質量標準。
除此之外,我國自2012年也砸重金扶植電動汽車電池產業,投入約100多億美元,每輛加工銷售的電動汽車補助1萬美元。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這些因素使得我國出現數百家電池制造商,像是格林美(GEM)原本是廢棄物回收商,今朝已成為陰極材料制造商了,占我國市場的20%,而寧德時代(CATL)子公司邦普循環科技也是我國緊要回收商之一,去年就回收約3萬噸電池,另一家華友鈷業也回收逾1萬噸。
WoodMackenzie研究分解師MilanThakore指出,2018年鈷價居高不下,我國的鋰離子電池回收量飆高,來源又以智能型電子產品居多,將來我國還打算張大電動汽車電池的回收率。
競爭極為猛烈的市場
今朝我國約莫有100多家廠商制造車用電池,依據EnergyTrend先前的分解,我國整體動力鋰電池產線的最大總產量在2018年底已達到134GWh,更加有機會在2019年達到164GWh。
雖然說我國2020年前取消電池制造商的補貼后,產業又會洗牌一次,但以電池產量與回收量來說,我國還是比其他國家還要多,彭博能源財經(bNEF)分解指出,2019年初全球鋰離子電池產量為316GWh,其中有高達73%的產量來自我國,遠遠超過12%的美國。
也因為競爭相對猛烈,我國的回收業者更愿意回收鋰離子電池。相較之下,雖然美國和歐洲電池回收公司也有完善的流程,但很難達到營利目的,或許正是缺乏經濟效益高的回收路徑。
不過目前歐美也有許多車廠正在建立電池回收鏈,Audi先前與專家攜手研究鈷、鎳和銅等電池原料回收方式后,試驗顯示超過95%的組件都能再利用,也有進一步與比利時材料技術及回收商Umicore合作,致力將回收廢棄電池的貴金屬,再一次回到電池制造循環中。
下一篇:“餓死了”的鋰離子電池怎么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