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32次 | 2021年08月26日
新規出臺 動力鋰離子電池行業準備好了嗎?
近日,工信部官網公布了《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規范》),從公司基本要求、加工條件要求、技術能力要求、產品要求、質量保證能力要求、銷售和售后服務、規范管理7個方面對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給出規范意見。自此,無背景、無資金、無技術優點的小型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生存空間將被壓縮,退出或倒閉的數量將大幅新增,部分小公司將轉向做電動自行車、礦燈等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的范疇。
有關專家表示,《規范》的出臺,或將使魚龍混雜的動力鋰離子電池行業將來迎來一次大洗牌。有研究報告曾預計,2015年我國僅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數量將從84家減少至40家,公司數量減少50%。
《規范》在公司基本要求方面規定,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單體公司年產量力不得低于2億瓦時,金屬氫化物鎳動力蓄電池單體公司年產量力不得低于1千萬瓦時,超級電容器單體公司年產量力不得低于5百萬瓦時。系統公司年產量力不得低于1萬套或2億瓦時。
在技術能力方面,《規范》提出,公司應配備相應的研究開發人員,其占公司員工總數比例不得少于10%或總數不得少于100人。電池是電動汽車最關鍵的三大部件之一,工信部的意圖是鼓勵汽車動力蓄電池公司做優做強,從而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需求。我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劉彥龍向媒體表示。
據了解,目前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加工公司數量眾多。我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在2015年初公布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相關問題研究》報告中表示,我國電池行業加工公司數量多、規模小,在技術創新能力、盈利能力上與國外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相比差距很大。此外,行業存在產品一致性差,產業標準規范體系要完善,缺乏行業規范、技術要求等。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據統計,截至2014年十二月,《車輛加工公司及產品通告》內已有近150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加工公司加工的1600余款產品,累計總產量不足16萬輛,但涉及動力蓄電池配套加工公司卻有177家。實際的數目還要多一點,可能有500~600家左右。國內一家電池加工商高層表示。
在眾多動力鋰離子電池加工公司中,業內認為目前完全符合工信部產業技術標準和加工條件的惟有10來家。據了解,該行業內約有近百家電池加工者,50家左右的專一電池加工者,但其中80%目前不能達到工信部的標準。而在電池公司看來,情形還要惡劣一點。五六百家中才有一二十家合格,達標率預計在5%~10%之間。不過工信部的上述《規范》并沒有強制效力,其在性質上只是一個行業指揮性的規范文件。這個文件的目的是加快行業的優勝劣汰,形成有競爭力的龍頭公司。有關專家表示,《規范》目前對行業并沒有出現立竿見影的沖擊,不過從長遠來看,規范之后很可能還會有相應的細則。
浙江一家電池加工商表示:我們也在研究這個問題,初步的判斷是將來國家層面會對電池產品進行認證,即像整車相同達到標準的產品定期公布目錄,上了目錄才有資格配套。技術達不到的沒法配套,就會慢慢死掉。電池廠已經感受到了發展的壓力,整體技術升級不可戒備。
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以磷酸鐵鋰為主,但電池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國內大部分采用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的純電動汽車,電池容量等參數差距很大。由于技術原由,我國公司自主加工的高端優質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始終供不應求,新能源汽車公司不得不采購國外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產品。
業內人士指出,實際上,目前行業內也正開始逐漸自我淘汰。產量已經過剩,特別是鋰離子電池行業。大量新增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產量,以及大型公司的進入,將加劇動力鋰離子電池行業競爭,并淘汰一部分缺乏競爭力的公司。
實際上,在工信部之前,科技部曾在今年二月十六日公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執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對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技術動力鋰離子電池,提出了量化的目標。該辦法要求轎車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單體比能量2015年底達到200瓦時/公斤,比2010年提高一倍;2020年達到300瓦時/公斤,總體水平保持在國際前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