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099次 | 2021年09月03日
石墨烯電池是石墨烯加上鋰離子電池嗎?
石墨烯+鋰離子電池≠石墨烯電池
我們了解,鋰離子電池由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四大材料構成,目前緊要使用的負極材料為石墨。而石墨烯是從石墨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惟有一層原子厚度(0.35納米)的二維晶體,各項性能優于石墨,具有極強導電性、超高強度、高韌性、較高導熱性能等,被譽為新材料之王。人們希望其取代石墨充當電池負極,或者用于鋰離子電池其他關鍵材料,以期將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大幅提高。
目前,很多人將含有石墨烯材料的電池稱為石墨烯電池。其實,稱這些電池為石墨烯電池并不十分科學和嚴謹,并且這個概念也不符合行業命名原則,非行業共識。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楊全紅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石墨烯因其神奇的物理化學性質,已經在鋰離子電池中展示出巨大的使用潛力。但是,作為一種碳納米材料,石墨烯之于鋰離子電池并未超出目前常用碳材料的用途領域。雖然目前科技論文、公司產品等有關石墨烯提升鋰離子電池性能的消息屢見不鮮,但其核心儲能機理并未因石墨烯的加入而改變,因此將添加了石墨烯的鋰離子電池稱為石墨烯電池并不恰當。
此外,從專業的角度,電池即便以關鍵材料命名,也一般遵循正極負極活性材料的規矩,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由鋰離子在正、負極材料中的嵌入和脫出來完成。因此,倘若命名為石墨烯電池,則石墨烯應當是緊要的電極材料,但今朝石墨烯類似添加劑,在電池中的緊要用途是提高電極的導電性或者導熱/散熱特性,并不是電池正負極的活性材料。因此并不能將這樣的電池命名為石墨烯電池,而將之稱為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則更準確。
從目前技術發展階段來看,石墨烯電池尚未出現。石墨具有層狀結構,這種結構給鋰離子的嵌入設置了一個閘口,是鋰離子電池具有充放電平臺和高庫侖效率的決定因素,也是其成為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的緊要因素之一。楊全紅說,相比而下,不具有層狀結構的石墨烯用作鋰電負極的產業化前景不樂觀,純石墨烯的充放電曲線與硬碳和活性炭材料非常相近,還有首次循環庫侖效率低、沒有充放電平臺及循環穩定性差的缺點。因此,目前純的石墨烯不存在取代石墨類材料筆直用作鋰離子電池負極的可能性。但石墨烯基復合材料有可能作為高性能電極材料推動鋰離子電池產業的發展。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石墨烯電池并不是石墨烯加上鋰離子電池
添加劑讓電池性能提升
5G時代來臨,人們急切要電池能夠做到快速充放電、熱傳導快、能量密度高等性能。不可否認的是,‘添加劑’石墨烯能夠使鋰離子電池性能分明提升,部分處理目前的產業瓶頸。楊全紅表示。
據解析,碳導電劑有關鋰離子電池必不可少,但大量非活性、輕組分的碳導電劑會降低電池體積能量密度(單位體積儲存的能量),這成為鋰離子電池發展的緊要瓶頸。楊全紅說,將石墨烯用作鋰離子電池導電劑,可以極大新增碳導電劑的單位碳原子導電效率,一改碳黑等傳統導電添加劑點點接觸模式為面點接觸模式,可以構建至柔至薄至密的導電網絡,大幅降低不貢獻容量的碳導電劑用量,處理碳導電劑用量與高能量需求之間的矛盾,顯著提高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和充放電性能。
此外,由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熱傳導性質,目前主流手機廠商將石墨烯作為散熱材料使用。作為熱量的優良導體,石墨烯同高活性物質的有效接觸、保護,一方面可降低電解液在其表面的副反應放熱;另一方面對其充放電,特別是快速充放電出現的大量熱可實現有效的熱傳遞,降低電池工作過程中的熱隱患與熱失控,讓整個電池體系的熱循環更穩定。
迅猛發展的電動汽車和3C電子等移動智能終端使用,要求二次電池具有盡量小的體積和盡量高的體積能量密度。納米技術使二次電池的質量能量密度和充放電速度大幅提高,但體積能量密度卻很難通過納米化技術提高。楊全紅表示,納米材料的致密化是使電極材料同時具有高的質量和體積性能的必由之路。石墨烯是碳材料的基本結構單元,近期的研究聲明,基于膠體化學的石墨烯致密化技術,可以實現多孔碳納米材料的致密化,就像將膨化食品轉化為壓縮餅干。這種技術在鋰離子電池中最筆直的使用就是,可以實現高性能硅碳電極的致密化,使單位體積鋰離子電池的容量大幅新增,為消除電動汽車的里程焦慮和3C電子等智能終端電池的小型化供應處理辦法。這可能成為將來石墨烯在提高鋰離子電池性能方面的緊要使用。
下一篇: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產量加工現狀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