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05次 | 2021年10月14日
全球汽車動力鋰電池裝機量回落 比亞迪跌幅最大
[國際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調研機構SNEResearch公布了最新一期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報告,比亞迪八月裝機量為0.398Gwh,相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達61.1%。]
由于我國市場補貼退坡所出現的全球新能源車市進入調整期,但卻有一些公司通過開拓新需求,并擴大生產線,以尋求機遇。
十六日,國際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調研機構SNEResearch公布了最新一期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報告,其顯示2019年八月全球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裝機量為7.1GWh,相較去年同期下降10.0%,這也是自2017年以來,月度裝機量首次呈現同比下降態勢,而在裝機量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六家公司呈現下跌。
其中,下跌幅度最大的是比亞迪,該司產品八月裝機量為0.398Gwh,相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達61.1%,而國軒高科、格派新能源,以及日本松下也均呈現下跌態勢,此外裝機量前十公司以外的公司裝機量的同比下降幅度也接近六成。
不過,在眾多公司呈現下降態勢下,也有一些逆勢上行的公司。寧德時代在今年八月全球市場的裝機量為2.4Gwh,相較去年同期上漲49.4%,不僅保持了全球裝機量第一,且上漲幅度也遠高于業內平均值。此外,韓系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LG化學的當月全球裝機量也呈現同比近八成的上升態勢。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同時,寧德時代披露的2019年第三季度也顯示,該公司預計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30.9億元至35.7億元,同比上升幅度為30%~50%。
有關上述市場情況,SNEResearch的CEO金炳周(音譯)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首次呈現下跌的背后,與我國市場擁有密切的聯系。
根據中汽協最新披露的數據,2019年九月,新能源汽車銷售量為8.9萬輛,同比下降達29.9%,持續三個月出現下降態勢;金炳周認為,由于我國市場在全球新能源車市中所占到的比重太大,導致補貼出現退坡以后,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成本出現上漲,車企也將成本轉嫁至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等配件公司層面,我國多個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的裝機量出現了“斷崖式”的下降。
“尤其是比亞迪,受到公司自家新能源汽車銷量下降的影響,此外未能夠及時踏出為其他車企供應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情況,成為其出現快速下跌的重要原因。”金炳周說。
“此外,作為松下目前擁有的最大單一客戶之一,特斯拉在上海新廠與LG化學展開合作,有關松下的市場表現也呈現負面的影響,反向對LG化學的裝機量則呈現正面的影響。”金炳周表示,寧德時代的上升則由于更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搭載寧德時代的我國國產汽車銷量新增,同時寧德時代自身也在向商用車、海外市場進行擴張,這也使其在我國市場出現調整的情況下,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應對。
此前,寧德時代方面曾宣布與大眾(拉美)卡客車公司簽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將就電池開發、制造、回收等的全周期電池解決方法展開合作,共同推進商用車電動化的進程,并共同組建國際商用汽車電動聯盟。
目前,國內電動汽車市場在全球市場占比超過五成,而與此同時,隨著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等頭部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市場占有率逐步提高,一方面缺乏資源及技術的中小公司面對更大壓力,另一方面頭部梯隊的公司的技術路線之爭也在持續。根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的測算,目前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中,頭名及第二名之間的差距逐步拉大,此外3~10名的公司每個月都在發生變換,雖然每家公司也通過綁定車企、整合上下游的方式進行競爭,但與頭部公司拉開距離仍然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在此背景下,寧德時代在2019年通過產量增大、上下游融合與技術團隊擴大方面,試圖保持其頭部市場優勢,并通過收購海外公司、與跨國車企合作等方式,謀求在海外市場的機遇,而比亞迪則在加緊推進2022年實現分拆動力鋰離子電池業務的目標,并與奧迪、豐田等車企達成合作意向,此外隨著新能源補貼退坡的時間接近,韓系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LG化學在新港第一廠已經投產的背景下,位于南京濱江開發區的第二廠(LG化學濱江新能源科技公司)正著手在華招聘核心生產崗位。
反觀國內車企,一汽、上汽、北汽集團等國內多家車企,都曾宣布與電池制造公司寧德時代成立合資公司,吉利汽車、恒大集團也分別尋求與LG化學、SKInnovation等電池公司展開深度合作,金炳周表示,2019年全球電池產量仍然不足,所以要更多的產量準備,但其中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都將屬于頭部公司。
有關目前的市場狀況,一位要求匿名的本土中型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的窗口期及上升機會仍然還在,且由于補貼所引發的市場下跌也終究是市場化過程中應當經受的“痛苦過程”,但隨著市場競爭導致“大客戶”有關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的業績影響愈加增大,更多擁有技術優勢的頭部及外資公司將積極爭奪整車廠客戶及資源,“但沒有與整車廠擁有談判資格的更多小公司的日子,只會更加難過。”
上一篇:全球動力鋰電池戰場“風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