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97次 | 2021年10月21日
堿性電池成兩會環保第一股“東風”
“2015年三月五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做政府工作匯報時明確強調:必須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對環境污染要采取鐵腕手段,做好環保稅立法工作;節能環保貴在行動,成在堅持。“
新政為何“偏愛”堿性電池?
自柴靜霧霾調查紀錄片熱播后,“環保問題”再度成兩會最受關注話題之一。而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的“征收含汞電池消費稅”通知,則成為兩會前最顯著的環保政策動作。
(:我國政府網)
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期以來含汞電池對水、土及人身健康的危害之大并未得到合理重視。此次國家對含汞電池開征消費稅,重點聚焦節能環保;就是希望提升全民環保意識,希望大家將環保從身邊小事做起,哪怕是從認識一款堿性電池開始。“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1節含汞廢舊電池可使1平方米土地喪失農業利用價值,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小小一節含汞電池的污染威力卻是不可估量的。而“汞”其實就是電池組成物質中所含的一種有毒重金屬。科學家發現,汞具有明顯的神經毒性,對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都有不良影響,甚至導致人畜死亡。20世紀50年代發生在日本的震驚世界的公害事件——水俁病事件,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當時日本1萬人不同程度出現口齒不清、面部發呆、手腳發抖、神經失常的癥狀;后經研究證實,這是由于居民長期食用了受到汞污染的產品所致。
由于電池早已深入到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個角落。從遙控器、錄音機、計算器和電子鬧鐘到孩子的玩具,都離不開電池,而含汞電池中的汞危害,無疑成為不可小覷的健康生活的隱形殺手。所以,目前在發達國家中,含汞電池基本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不含汞/無危害、低耗能/高性能、可以隨生活垃圾丟棄的堿性電池。在中日友好環保中心擔任顧問的日本專家小柳秀明在接受訪問時就表示:“日本現在生產和使用的干電池都是不含汞的堿性電池。“
電池“堿性化”成國際環保共識
事實上,堿性電池,已經成為國際上對環保的共識。發達國家的堿性電池使用份額更達90%以上,其本土已實現無含汞電池生產,這一舉措,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他們在電池污染方面的環保問題。
而在我國,其實早于1997年,就制定了《有關限制電池產品含汞量的規定》,要基本實現電池生產銷售無汞化,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究其原因,無外乎兩點:一方面是人們購買電池時往往有很大的隨意性,不會刻意識別是否是堿性電池。另一方面,有關電池生產廠家來說,生產堿性電池,要改進工藝設備和原料配方,這無疑要新增大量資金投入和生產成本,許多公司并不是很情愿,寧愿選擇漠然置之。
但慶幸的是,有一批領軍公司從未止步,其中已堅持研發生產堿性電池20余年的南孚集團就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于國家政策之先,投入巨資生產高性價比的堿性電池產品;并經過自主創新,提前數年實現國家九部委提出的無汞環保要求。隨后雙鹿、白象等其他老品牌也陸續加入堿性電池生產行列,在截至2006年由我國電池工業協會公布的“我國首批綠色環保堿錳電池產品名單”中,有11家民族公司入榜,其中南孚、雙鹿、白象等知名公司均榜上有名。
由于制造工藝的更加先進與嚴格,堿性電池無需特別處理也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即可隨生活垃圾丟棄,在實際應用效果方面更是含汞電池的6—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