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44次 | 2021年11月01日
用氫燃料動力電池給手機充電還要多長時間?
根據外媒報道,英國IntelligentEnergy公司研制出能置入手機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這個研制產品將有可能帶來大幅盈利。
這次公布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屬于IntelligentEnergy個人電子消費品研究項目。去年十月,公司就研制出通過氫氧發生反應供應電能電池組,用途過程幾乎零污染。在近期展示上,公司成功將電池組裝入iPhone以及Macbook中。據了解,電池甚至能夠續航長達一周。這是繼氫燃料手機充電電池UPP之后,IntelligentEnergy在燃料動力鋰電池上的又一大突破。
不過,這并不是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的首次亮相。廈門大學我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手機上應用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與運用在汽車發動機上的電池工作原理并無太大差別,“只是大小不相同而已”。
安全無污染
或許國內消費者有關這家公司還是知之甚少,但這家坐落在英國拉夫堡的上市公司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事燃料能源研究開發,目前已經有2000項專利(包括正在申請的專利),公司由拉夫堡大學創立,第一個項目就在拉夫堡大學落地,大學為其供應學術上的支持。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除了個人電子消費品外,IntelligentEnergy的燃料電力系統還運用在固定電源以及動力系統上。
作為一家半學術型公司,IntelligentEnergy并沒有將研發的產品量產,而是與其他品牌合作,為它們供應能源解決方法。去年,IntelligentEnergy與鈴木合作開發了能夠配備到摩托車和汽車上的第四代燃料動力鋰電池動力系統。
IntelligentEnergy的核心技術是其研發的燃料動力鋰電池發電系統,這組系統由燃料動力鋰電池堆、空氣、燃料和控制系統組成。其中電池堆使用的是PEM燃料動力鋰電池。PEM燃料動力鋰電池具有輕巧便于攜帶等特性,可以運用在電腦等便攜式電子設備中。在使用過程中,氫氣被注入設備,與燃料動力鋰電池發生化學反應出現電能。所釋放的電能能夠為手機續航長達一周。
在IntelligentEnergy所展示的iPhone中,還設計了小孔以便排出氫氧用途之后的水汽。而氫氣補給是通過調整過的耳機接口充入。為了便于商業擴展,目前IntelligentEnergy正在開發一種可任意使用的補充氫氣的小工具——它可以插入到手機的底部,里面包含了足夠支撐一周電量釋放的氫粉末,通過每次填充,可以反復使用。
相較于天然氣以及石油氣等傳統能源,氫氣能夠快速被消耗,比較容易控制其在敞開環境的安全特性,即便是釋放出來,只要控制得當也不會造成安全問題。
由于用蘋果設備進行展示,雖然公司高層表示電池組是針對大眾電子消費品牌,更多人還是傾向于將其與蘋果品牌綁定在一起。也有消息指出,蘋果在進行燃料動力鋰電池專利研發,但其官方從未正式認可這種說法。
等待合作伙伴
日本日經BP清潔技術研究所曾經公布調查數據,在2015年以后,氫能源基礎設施市場開始緩慢上升;而在2020年以后該市場會呈現加速上升態勢,到2025年,氫能源基礎設施家用市場的規模將超過商用。
據了解,我國每年生產330億顆電池,約出現100億顆廢舊電池,有關手機回收國家暫時沒有相應的解決方法,而這種零污染的燃料動力鋰電池假如實現量產推廣不但能有效保護環境,同時也是一個龐大的市場。IntelligentEnergy的CEOHenriWinand相信,產品的市場價值可以達到3000億英鎊一年:“對我們來說,這在以前是從來沒人做到過的。我們現在能夠將燃料動力鋰電池做得非常薄,無需對現有可充電電池做出任何外形改變就能放到現有的手機中去。這項技術真正邁出了很大的一步,因為新技術就是要讓人們感覺真的好用。”
然而,這款產品造價不菲。IntelligentEnergy一直投入大量成本進行技術研發。去年十月,公司研制出嵌入式的燃料能源。根據2015年公司半年報,從去年九月份到今年三月份,已經花費1030萬英鎊(折合人民幣1億多元)在研究開發上。
大量成本投入造成產品價格不太接地氣。IntelligentEnergy去年公布的燃料充電電池市場價格就達到了149英鎊(約1497元),同時,每次打入氫氣還需花費5.95英鎊(約59.7元)。
而這次,有關新的電池系統,公司決定通過量產降低產品成本。仿效ARM出售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系統的技術產權,將低利潤的生產環節交給生產商。
IntelligentEnergy對合作伙伴拋出了繡球,其CFOMarkLawson-Statham表示:“我們的計劃是,(這項技術商用)數年成形,不過真正左右其面世時間的是我們的合作伙伴何時打算這么做。”
有分析師預計,這將為IntelligentEnergy帶來豐厚利潤。2015年營收將有望達到1億英鎊,這個數據在2014年還是1360萬英鎊。
英國宙斯資本分析師McColm表示,公司很有可能會接受其合作伙伴投資甚至收購。
有關商用前景,林伯強告訴記者:“現在實現量產還不太可能,這個必須要靠技術提高才能降低成本。包括充電次數供應電壓等參數,目前技術應該沒達到量產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