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71次 | 2021年11月30日
利用自身優勢 推動鉛酸蓄電池產業循環經濟發展
面對全球自然資源日益緊張和環保壓力日趨加大的現狀,“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等詞匯正越來越多地被提及。蓄電池作為一種可低成本再生利用的“資源循環型”能源產品,其報廢后的回收利用率能夠達到98.5%以上。因此,蓄電池已成為我國工業產品循環利用的典范。
蓄電池產業循環經濟模式的打造與創新,除了推動蓄電池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外,有關我國其他產業的循環經濟發展,也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借鑒用途。但由于此前經歷的無序發展,使我國蓄電池產業并未真正形成規范、健康、有效的循環利用模式,眾多公司均在摸索中。在蓄電池領域起步較早的超威,就是其中之一。
能讓蓄電池產業鏈條實現循環,重點在再生利用環節。目前蓄電池的回收再生技術多為火法和濕法兩種。曾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國每年約有300萬噸廢舊蓄電池進入回收環節,但是通過傳統火法技術進行回收,約有20萬噸的鉛和其他金屬元素流失,成為無法再利用的廢渣,同時出現的鉛蒸汽、鉛塵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相較而言,濕法回收技術較為環保,但仍存在一定的環境污染。
針對蓄電池循環利用中“再生”這一關鍵環節,超威在2013年與北京化工大學合作成立項目小組,致力于廢蓄電池再生方法的研究。2014年四月,被稱為“原子經濟法鉛回收”的工藝技術,通過了邱定蕃等5位院士及相關行業協會的聯合鑒定。該工藝不僅可將鉛回收率提高到99%,減少再生過程中的環境污染,還具有極強的經濟效益。這一工藝的研發,為我國乃至全球高效、無污染提煉再生鉛,供應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也為蓄電池回收再利用供應了新的方法。
從蓄電池回收再利用產業鏈向上延伸,“回收”同樣至關重要。而且,在國家下大力氣整頓再生鉛冶煉環節存在的行為之后,蓄電池回收再利用鏈條的“瓶頸”,已經轉移到回收環節。我國電器工業協會鉛酸蓄電池分會相關專家曾指出,廢蓄電池已經成為再生公司爭先競價購買的資源,特別在局部人口密集地區,非法公司高價收購,導致很多正規再生公司面對“缺糧”的尷尬局面,無法與非法產業鏈競爭,最終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在“如何回收”這個問題上,超威同樣進行了縝密布局。作為全國最大的電動自行車電池生產商和供應商,超威在全國擁有30多萬個蓄電池銷售終端。借助這些銷售終端,超威構建起龐大的廢舊電池回收網絡。目前,超威已經在北京、天津、山東等10余個省市啟動了逆向回收的渠道與平臺,從而推動蓄電池產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2016年,超威與湖北金洋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利用自身在電池生產、銷售、回收網絡及回收工藝等方面的優勢,與在鉛回收再生方面有著豐富實踐相關相關經驗的湖北金洋公司進行強強聯合,建立回收試點基地,共同推動我國蓄電池產業綠色健康發展。
2017年五月,超威與上海鑫云貴金屬再生有限公司、上海有色網共同簽訂合作協議,三方利用各自在蓄電池生產、回收網絡、回收渠道、大數據及線上資源等方面的不同優勢,打造上海蓄電池回收利用模式,并為全國蓄電池公司生產者責任延伸體系建設做出示范。
據統計,2016年我國廢蓄電池出現量達400萬噸,蓄電池循環再利用形勢緊迫,盡管有關構建完整、健康的蓄電池循環再利用產業鏈條,業內仍存在諸多問題待解,但以超威為代表的主流蓄電池生產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極大地推動了我國蓄電池產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上一篇:讓電池再輕點,再持久點
下一篇:每3輛汽車,就有一輛用駱駝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