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19次 | 2021年12月24日
新型自變色玻璃 兼備遮陽和電池功能
現在汽車工業中存在兩種不同類型的著色車窗玻璃,其中一種通過廠內的化工處理過程永久性呈現暗色調。另一種為根據光照強度不同的自動變色玻璃,這種產品要能量源來維持玻璃的深暗顏色。
假如還存在第三種車窗玻璃,即能夠在白天呈現深色阻礙光線進入,又可以在晚上變得清晰透光,同時不會消耗任何能量該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一支來自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團隊日前找到了相關解決方法,而且這項先進技術產品比普通電氣化產品擁有更強的實用性。
全新自著色玻璃技術不要其它設備供應電能,依然能夠在陽光明媚的白天轉化成藍色,減少了將近一半的陽光射入;更為神奇的是,當玻璃逐漸變暗,它實際上還能夠儲存能量,因此可以充當透明電池組的功能,用來驅動各種不同輔助系統。所以新款智能變色玻璃具有兩項功能:遮陽和供應電能,當玻璃內含有的電解液接觸到空氣的時候,陽光用途下開始充電并轉化成藍色,仿佛它能夠呼吸相同。
這項神奇的產品蘊含怎么樣的技術原理呢?普通車窗玻璃由兩塊玻璃板組合在一起,中間添加一層超薄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材料;但新款產品與之不同,兩塊玻璃板鍍上了銦錫氧化物(即ITO,經常用作電視機顯示器的透明導電涂料),夾層之間用液態電解質所取代。其中一塊玻璃板還額外添加了普魯士藍顏料涂層,另一塊附著有鋁箔薄膜。兩層玻璃通過標準電線連接在一起,當供電回路被切斷,在耀眼太陽光照射下,顏料與電解質中的溶解氧開始發生化學反應,最終導致玻璃變成藍色。
化學反應過程中,電能也得到儲存,所以假如你希望玻璃重新回到無色透明的狀態,就必須再次接通供電回路,讓透明電池組釋放電能。駕駛員可以指定用這部分儲存電能來供應車內照明,為手機充電等。這項變色玻璃技術在插電式電動汽車以及混合動力車型上將非常有實用價值,可以幫助節省真正電池組的電能來供應續航里程。當然該先進技術也可以應用在建筑物上,以同樣的原理節約電費開銷。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南洋理工大學的科研團隊現在正全力優化這項全新發明,同時努力尋找公司合作伙伴,力爭早日實現自變色玻璃的商業化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