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92次 | 2021年12月27日
紫金礦業、寧德時代爭相布局,鋰礦還能火多長時間?
在下游新能源汽車行業高景氣上行、鋰資源供需緊張的背景下,A股公司“搶購”鋰礦持續升溫。
紫金礦業最新披露,公司已同意收購加拿大鋰鹽商NeoLithium所有已發行股份,總對價約9.6億加元(約合49.6億元人民幣)。據悉,后者的核心資源TresQuebradasSalar鋰鹽湖項目資源量700萬噸LCE(碳酸鋰當量),儲量130萬噸LCE,未來年產量有望達到4萬噸電池級別碳酸鋰。
除了紫金礦業,今年下半年以來,寧德時代、贛鋒鋰業、金圓股份、天華超凈等公司也正加速布局全球鋰資源,而鞍重股份更是“跨界”進入這一熱門賽道。
有著“白色石油”之稱的鋰礦,究竟還能火多長時間?
“搶鋰”大戰持續上演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在紫金礦業之前,行業巨頭間精彩的“搶鋰”大戰早已上演。
九月二十九日晚間,贛鋒鋰業通告稱,因Millennial收到要約競爭對手的“更優報價”,且公司子公司贛鋒國際未在約定期限內選擇上調要約價格,Millennial已單方終止與贛鋒國際的要約收購合作協議,并向贛鋒國際支付了1000萬美元的合作終止費。
據贛鋒鋰業今年七月公布的對Millennial要約收購通告,本次交易價格為每股3.60加元,交易金額不超過3.53億加元。
當日,寧德時代有關負責人對外透露,寧德時代已與Millennial簽訂協議,以3.77億加元成功收購該公司100%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加價搶礦的寧德時代是NeoLithium的第三大股東。去年九月,寧德時代曾以850萬美元獲得NeoLithium的8%股份。
盡管贛鋒鋰業此次未能拿下Millennial,但公司此前已擁有位于澳大利亞、阿根廷等地多個優質鋰資源。如今年六月,贛鋒鋰業披露,已同意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以自有資金1.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荷蘭SPV公司50%的股權。據悉,荷蘭SPV公司間接擁有馬里Goulamina鋰輝石礦項目的權益。交易完成后。公司將視情況為荷蘭SPV公司子公司LMSA供應不超過4000萬美元的財務資助,以幫助LMSA開發建設Goulamina鋰輝石礦項目。
除了上述巨頭,金圓股份也加入了“搶鋰”大軍。
公司十月八日披露,公司同意全資子公司金圓新能源與西藏阿里鋰源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簡稱“鋰源礦業”)及其股東等共同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金圓新能源擬以現金和發行上市公司股票方式收購后者持有的鋰源礦業60%股權。
據悉,此次交易重要聚焦在鋰源礦業旗下的革吉縣捌千錯鹽湖采礦權,目前該鹽湖初步估算氯化鋰資源量約有16萬噸。此前的九月二十三日,金圓股份宣布擬收購辰宇礦業51%股權。辰宇礦業礦區內鹽湖鹵水資源可開采儲量4448.4萬立方米,氯化鋰儲量10.24萬噸,氯化鉀儲量34.16萬噸。
天華超凈九月二十七日通告稱,公司實控人裴振華控制的天華時代擬出資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52億元)獲得Manono鋰輝礦項目24%股權。目前寧德時代持有天華時代25%股權。
鞍重股份則是“跨界”搶礦。公司于八月四日披露,擬以自有資金收購強強投資持有的江西同安51%股權。
通告顯示,江西同安同時持有鼎興礦業70%股權以及興鋰科技49%股權。目前,鼎興礦業查明資源儲量6000萬噸,興鋰科技為配套選礦廠運營主體。原礦處理能力為50萬噸/年,項目預計年開采原礦約135萬噸,鋰精礦約30萬噸,折合碳酸鋰當量約2.3萬噸。
鞍重股份表示,通過此次收購,公司將擁有自己的礦產資源,在原有礦山機械主營業務之上,繼續向上游原礦開采、選礦業務延伸發展。
股價表現方面,鞍重股份、金圓股份因沾“鋰”而一路飛漲。據記者統計,自六月十七日首次披露收購通告后,鞍重股份股價從13.81元最高上漲到38.85元,區間漲幅超過150%。
金圓股份披露通告后,近兩日漲幅已超過14%。
鋰礦還能火多長時間?
巨頭不惜加價布局上游鋰礦資源,進一步印證鋰資源供給的緊張。
據我的鋼鐵網,金屬鋰價格已從一月四日的48.5萬元/噸,漲至十月九日的87萬元/噸,累計漲幅近八成;電池級碳酸鋰從年初的5.3萬元/噸漲至目前的18.25萬元/噸,累計漲幅244%;六氟磷酸鋰從11.25萬元/噸漲至47.5萬元/噸,累計漲幅322%。
贛鋒鋰業也相應公布了調價通知函,從十月十日起其金屬鋰全系列產品(工業級金屬鋰、電池級金屬鋰、鋰材鋰帶產品)單價上調10萬元/噸;丁基鋰產品單價上調10%。贛鋒鋰業稱,此次調價主因是產品原料價格持續上漲及電力供應影響,金屬鋰生產成本大幅提高所致。
研究機構EVTank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長期發展展望(2030年)》中表示,當前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黃金期,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1800萬輛,全球動力鋰離子電池需求將超過1TWh。
業內觀點認為,一方面,面向TWh時代,供應鏈有效供給將面對巨大缺口,電池公司需提前防范資源斷供風險;另一方面,鋰電材料價格大漲,電池公司需平抑供應鏈價格波動,實現核心原材料成本管控。
華創證券表示,目前鋰價創歷史新高或許只是新起點。從中期看,新能源汽車帶動需求高速上升疊加供給釋放緩慢,將加劇供給缺口,鋰價上漲趨勢不改;長期看,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高速上升較為確定,鋰、鎳、鈷、銅箔等需求高成長可期,鋰礦受資源限制或持續出現缺口。
與此同時,行業判斷,目前全球重要規劃鋰資源開發進度或難以匹配需求上升的速度和量級,且鑒于資源項目的復雜性,其實際開發進度不確定性較高。2021年至2025年,需求拉動下,鋰行業供需或將逐步走向緊缺。相關公司通過入股、收購、鎖定長單等方式部署鋰資源,仍是未來市場主旋律。
上一篇:動力鋰電池開啟無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