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49次 | 2022年02月12日
大者為王 負極材料如何獨善其身
傳統負極材料的性能已經達到了極限,傳統的儲能領域對負極材料的需求也已經呈飽和狀態,而布局動力鋰電池市場則成為目前負極材料公司的"必爭之地"。
鋰離子電池的四大重要組成包括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而在這四大材料中,負極材料的價格相對穩定,技術路線以石墨類為主。從目前來看,負極材料的技術成熟、資本注入少,相比其他材料的"風起云涌",負極材料生活"平靜",看起來相當的幸福。
現如今,動力鋰電池市場需求急速上升,帶動著上游各個材料領域快速發展。然而在發展的同時,也對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個動力鋰電池上游材料領域卯足了勁改變自我以適應新的市場需求的當下,負極材料又怎能獨善其身?
一:人造為主天然為輔
實際上,負極材料也在不斷尋求自我突破,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喬永民告訴記者,"目前,負極材料重要朝著兩個方向在發生改變,一是負極材料技術的改進,尤其是在高倍率、高容量、低溫高溫等方面,考驗著公司的技術實力;二是規模化生產成為負極公司參和競爭的優勢所在,擴大生產規模成為眾多公司的布局要點"。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負極材料重要以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為主,兩者性能有著各自的優缺點,應用領域也有所不同。天然石墨工藝簡單、價格便宜、克容量較高,但吸液及循環性能較差;人造石墨工藝復雜、價格貴,但循環及安全性能較好。
湖南星城石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皮濤表示,"二種石墨優劣勢互補,但是目前占據主導地位的還是人造石墨。我們公司目前的產品構成中,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占比為1:2,未來公司會再加碼人造石墨這塊。同時,做好硅碳等新型負極材料的技術儲備"。
受益于動力鋰電池的需求激增,石墨出貨量也大大提高,且人造石墨的出貨量遠高于天然石墨。相關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國天然石墨產量4770噸,同比上升16.3%;人造石墨出貨15160噸,同比上升110.5%。以人造石墨主打產品的公司業績,均得到迅速提升。
從生產公司情況來看,上海杉杉、深圳斯諾、星城石墨、江西紫宸、等一批在負極材料領域領先的公司,受益于動力鋰電池的大幅上升,自去年以來業績都有顯著提升。今年第一季度,江西紫宸在人造石墨方面出貨量位居第一位。
據行業內人士預測,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情況不及預期,下半年動力鋰電池行業將出現回暖,負極材料的需求量必將大增。屆時,負極材料的行業格局會出現怎么樣的變化?負極材料的競爭重點又該如何轉向呢?
二:求新求大乃大勢所趨
從全球來看,目前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重要生產商來自我國和日本,我國的優勢是石墨資源豐富,而日本的優勢是技術先進。負極材料產品市場呈現出明顯的寡頭壟斷格局,負極材料市場集中度高,決定了行業格局的相對穩定。
據專家預計,到2020年我國負極材料在全球的占比將超越日本達到60%以上。
從供給情況來看,目前國內負極材料產量上升較快,基本可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目前為止,上海杉杉負極材料年出貨量已接近一萬噸。"喬永民透露,由于新能源汽車政策被頻繁的調整,整個行業大喊"吃不消",導致負極材料的風險變大,不少負極材料公司開始擔憂下游客戶的回款問題。
2016年1-四月,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不及預期,究其原因:1、新能源汽車銷售原本就具有前低后高的特點;2、國補政策的調整以及地補政策出臺較晚;3、清查"騙補"事件的發酵;4、推廣目錄的推倒重來。
在政策、資本、新進入者的推動下,市場對動力鋰電池的性能要求不斷提高,而不斷提升的電池性能要求倒逼負極材料技術改進,未來決勝的不僅是性價比的提升,還體現在新型負極材料的發掘。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未來,負極材料的發展趨勢重要有兩點,一是提升現有負極材料的技術的提升;二是開發出新型的負極材料已滿足市場需求"。
皮濤也同意上述觀點,他表示,"負極材料公司除了做好各個方面的技術儲備、具備適應市場變化的技術實力之外,還要抓住主流市場,同時盡早生產出適用于市場的新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總的來說,公司要看到行業未來的趨勢,把握市場先機,對市場投其所好"。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內負極材料高度集中化,石墨類負極材料的價格在近幾年也呈現出下降的趨勢,預計未來幾年負極材料的價格會逐漸趨于穩定。價格難以上漲重要基于傳統材料的性能已經達到了極限,傳統的儲能領域對負極材料的需求也已經飽和狀態,而布局動力鋰電池市場則成為目前負極材料公司的"必爭之地"。
不過隨著鋰離子電池行業的發展,未來每噸負極材料的利潤會有所下降,"利潤下降,公司必須要形成規模效應,否則難以生存下去。我們憑借著多年的技術沉淀和市場開發,在電子消費類、電動汽車、儲能電池已經形成多點布局,同時也將進一步擴大產量,開發新型負極材料。"喬永民說道。
而據皮濤透露,相比去年星城石墨的業績是上升的,自2016年年初至今出貨量達到了4千噸,預計今年的出貨量達到一萬噸,動力負極材料業務占比60%以上。而去年八月份公司竣工的二期工程項目,已于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分步調試,逐步達產,預計總產量可達12000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