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55次 | 2022年01月11日
CATL擬啟動IPO 840億元估值或超比亞迪市值
因為長安汽車的入股,C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以下簡稱CATL)再上頭條。據了解,繼上汽集團牽手CATL后,東風汽車、長安汽車也相繼入股CATL。六大國有汽車集團,CATL已集齊三家。
根據CATL最近的一筆股權再融資顯示,公司估值已達840億元。事實上,如此高的估值水平甚至超過了絕大多數的整車上市公司,僅次于上汽集團、廣汽集團、比亞迪和長城汽車。
業內人士表示,CATL通過和上汽、東風以及長安的深度聯姻,加上比亞迪分拆電池業務,或將揭開了鋰電行業整合的序幕。
眾車企搶灘新能源
十月三十一日晚間,長安汽車公布通告稱,將通過收購鎮江德茂海潤股權投資基金合伙公司(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鎮江德茂海潤基金")基金份額的方式投資CATL。長安汽車稱這是為了保障自身發展,加強和CATL的合作。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今年六月份,鎮江德茂海潤基金曾出資10億元參股CATL,僅獲1.18%持股。隨后CATL估值840億元的消息不脛而走,讓CATL一時間登上諸多媒體的"頭條"。
此次長安汽車將通過和鎮江德茂海潤基金的投資方——招商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訂《有限合伙份額轉讓合同》,以大約5.19億元收購其持有的鎮江德茂海潤基金4.9億元的實繳合伙份額,如此一來,長安汽車相當于間接持有CATL0.39%的股份。
事實上,長安汽車不是第一家對CATL出手的車企,也不是首家向動力鋰電池領域布局的主機廠。
今年五月份,上汽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CATL合資成立了兩家公司;同年十月份,東風集團副總經理劉衛東公開表示東風汽車已持股CATL,雙方正在洽談新電池公司項目。
和此同時,國內其他各家汽車公司也在加速動力鋰電池領域的布局和資源爭奪。今年八月份,比亞迪宣布聯手國軒高科布局三元正極材料;九月份,長城汽車收購澳鋰礦股權,為其新能源電池短板筑基。
對此,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表示,新能源整車廠和一線電池公司合資建廠或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的方式,一般有三種:一是主機廠向電池廠投;二是電池廠向主機廠投資,例如國軒高科向北汽新能源投資;三是雙方成立單獨的公司,或形成密切的采購、合作關系,例如上汽和CATL。
840億元估值啟動IpO
不斷提升的市值和業內名氣,使得動力鋰電池生產商CATL具備了IpO的信心。今年六月十五日,CATL在相關媒體刊登了上市輔導通告,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意味著這家新能源電池巨頭正式啟動IpO。
然而,盡管預期火熱且市場表現不俗,但840億元的超高估值還是讓業內對僅成立6年的CATL投去質疑目光。
尤其是和其直接對標的國內電動汽車領軍公司比亞迪。擁有整車和包括電池在內的完整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配套的比亞迪目前市值也不過880億元。一旦CATL成功上市,市值或將輕松超越比亞迪。
面對CATL咄咄逼人的商業"圈地",曾封閉多年的比亞迪電池也做出了開放的決定。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表示,動力鋰電池外銷已和幾大乘用車企進入實質性階段。
和此同時,CATL計劃在2020年前再融資300億元,欲將公司的電池產量新增5倍,達到50GWh,超過TSLA汽車在內華達州的超級廠。
對此,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新能源汽車創業投資子基金總裁方建華認為,CATL2020年50GWh的鋰電總產量肯定會出現過剩,或應用于儲能領域。今年年底,我國動力鋰電池產量或將會達到180GWH-200GWH,但銷售量不會超過40GWh。
鐘師則表示,動力鋰電池是支撐純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零部件,判斷其產量是否過剩不能單純依據產量數字,還要看優質電池產量所占據的市場比例。
"當下能真正滿足主機廠需求的動力鋰電池產品并不多,沒有局部產量過剩和局部競爭的過程就不會誕生產業巨頭。"鐘師認為,自由競爭和自然淘汰雖然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但這是動力鋰電池行業的必經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