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53次 | 2022年01月08日
正極材料轉型三元鋰成定局 一批中小公司將被淘汰
正極材料轉型三元鋰成定局,高鎳三元受青睞,正極材料變革在即,一批中小公司將被淘汰。
電池發展至今,已經出現不少分支,而作為四大原材料的正極材料而言也有許多種類,現在比較普遍的重要有磷酸鐵鋰、錳酸鋰、鈷酸鋰以及三元鋰,其中磷酸鐵鋰和三元鋰一起所占比例超過95%。隨著動力鋰電池產量的不斷擴張,正極材料的需求自然水漲船高,一些公司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羨煞旁人。
正極材料轉型三元鋰成定局
磷酸鐵鋰技術成熟,價格低,過去一直是主流,而隨著對動力鋰電池的要求越發嚴格,對正極材料的需求也在逐漸改變,從磷酸鐵鋰開始轉向三元鋰甚至是向高鎳三元靠攏,在未來高鎳三元市場爆發之時,未提前布局者必將退出歷史舞臺。
在工信部公布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指出在2020年動力鋰電池單體比能量需達到300Wh/kg,系統比能量力爭達到260Wh/kg,到2025年動力鋰電池系統比能量達到350Wh/kg,而電池的能量密度重要由正極材料決定的。基于現階段的正極磷酸鐵鋰比容量遠無法達到該標準,因此正極材料向三元鋰轉型已是行業共識。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電池比能量要求高高鎳三元受青睞
今年以來,隨著三元材料在動力領域安全性逐步成熟,以及消費市場關于續航里程的提升需求,三元電池占動力鋰電池比重上升,大型動力鋰電池公司為提升能量密度轉向三元趨勢明顯,且正快速向高鎳三元方向發展,高鎳三元材料將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材料應用的主流。
比亞迪:正極材料采用高鎳三元材料,負極材料采用氧化亞硅或納米硅,計劃2018年三元電池能量密度達240Wh/kg,2020年達300Wh/kg。
CATL:材料體系則為高鎳三元/硅碳材料,預計2016年三元電池能量密度做到200-250Wh/kg,"十三五"期間實現350Wh/kg目標。
國軒高科:采用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硅基負極材料,2020年目標是300-350Wh/kg。
此外,包括比克動力等電池公司,也選擇了高鎳正極材料的路線。可以說正極材料的快速轉型期已經來臨。
強者恒強一批中小公司將被淘汰
長期以來,國內正極材料市場處于"多而不強"局面。據統計,截止到2016年國內三元材料出貨量超過8000噸的公司還尚未出現,各大公司產品同質化嚴重,均以低端產品為主。今年,在國內新形勢下,動力鋰電池產業鏈降本增效壓力加大,包括杉杉能源、當升科技、寧波金和等等正極材料公司均加快研發進程。
目前,杉杉能源三元高鎳產線正式批量生產。公司月產100噸的寧鄉基地高鎳產線已于今年十月十六日順利投產,寧夏石嘴山基地三元622/811交鑰匙工程年產7200噸共用產線建設順利,現已進入設備安裝尾聲階段,今年十二月底試投產,2018年三月達產。
據了解,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元材料"622"可以做到230~250瓦時/公斤,"811"可以做到288瓦時/公斤。當升科技副總經理陳彥彬介紹,當升科技三元電池材料出口量全國第一,占三元電池材料總體出口量的40%。
有專家指出,現階段我國鋰離子正極材料生產公司相對來說比較分散,數量也較多,生產規模和生產技術水平都有一定的差異,在建項目或擬建項目也在不斷新增,競爭較為激烈,已經出現產量過剩現象,未來市場發展環境將會改善。
杉杉能源、當升科技等在正極材料生產公司中規模和實力較大,這些公司技術雄厚,發展規模較大,運營狀況較好,對行業的發展趨勢反應靈敏。"強者恒強"乃是必然趨勢,不能為此做出反應的一些中小公司終會慢慢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