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40次 | 2022年01月15日
動力鋰電池行業過剩加速洗牌 三分之一公司已被淘汰出局
當前,電動汽車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動力鋰電池的進步成就了今天的電動汽車,也決定著未來電動汽車市場化的步伐。如何推動動力鋰電池和其他環節的協調配合將直接影響動力鋰電池,乃至新能源汽車的下一步發展前景。為推動產業的協同發展,六月二十七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我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我國(青海)鋰產業和動力鋰電池國際高峰論壇"在青海省西寧市召開。
我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秘書長兼首席專家張永偉代表百人會公布了《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白皮書(2018)》。
我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在會上表示,動力鋰電池產業的快速進步支持了電動汽車整體性能和競爭力的提高。在政策和市場雙驅動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鋰電池市場比翼雙飛。但和此同時,我國動力鋰電池市場也出現供應緊張和產量過剩并存的現象。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動力鋰電池的產量已經超過了200GWh,但總體產量利用率卻只有40%,市場兩極分化非常明顯,高端優質產量供應不足,低端產量訂貨不足,生產經營困難,呈現出結構性的產量過剩。
他指出,全球動力鋰電池市場一直是被幾大公司所盤踞,2017年排位前十的公司出貨量占到了80%,市場將進一步向優勢公司集中,小型低水平的動力鋰電池公司將在競爭中被淘汰。數據顯示,我國動力鋰電池配套公司已經從2015年的大約150家降到了2017年的100家左右,1/3的公司已經被淘汰出局。
對此,CATL副董事長黃世霖也表示:"動力鋰電池公司形成的頭部效應已經非常明顯,裝機量前五的動力鋰電池公司的市場份額2017年是61%,到2018年已經提升到了71%,從前面兩年,我們跟比亞迪的市場份額來看,從2017年的44%提升到2018年上半年的63%,下半年的情況估計跟上半年差不了太多,所以頭部效應很明顯。"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關于動力鋰電池產量過剩,他也指出,從2013年到2017年,整體規劃出來的產量達到了228GWh,但2017年只用掉了37GWh,所以從整體來講,動力鋰電池現階段已經表現為部分結構性的產量過剩,預計產量過剩的情況可能會延續到2020年以后。
除了動力鋰電池過剩,新能源車也出現了過剩的情況。
黃世霖表示,這幾年在國家政策和鼓勵引導下,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從2013年2.2萬輛到2017年裝機的整車達到了81.8萬輛,其中市場以乘用車為主,較去年上漲了58%,發展非???,預計2018年整體整車的裝車量一定會超過100萬輛。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
他還指出,整車投資還是非常熱的,從目前來看,投資的上升也非常快,包括從動力鋰電池到整車。
要一提的是,動力鋰電池的競爭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國內。
陳清泰表示,動力鋰電池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我國公司將逐步由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擴展,而日韓公司也將進一步向我國市場發力,我國將成為動力鋰電池競爭的主戰場,歐美國家的公司雖然在本輪競爭中失去了位置,但他們已經在為下一階段的競爭做布局,是潛在的強大競爭者。
因此,他強調,電池技術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之中,它已經成為重要國家競爭力的一個焦點,這里既充滿機會,也面對著巨大的挑戰。拼生產規模只是淺層次的競爭,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地位最重要的是掌握核心技術,而且有能力不斷創造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