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67次 | 2022年03月07日
新能源汽車能走多遠最終看動力鋰電池
6月30日,動力電池發展戰略研討會在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司副司長瞿國春主持會議,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出席會議并講話。
辛國斌:新能源汽車能走多遠最終看動力電池
辛國斌指出,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心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新能源汽車能走多遠,最終取決于動力電池。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我國動力電池的技術水平、產業規模也快速增長,電極、電解液等關鍵基礎材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電池系統方面,和2012年相比,能量密度提高了1.5倍,成本下降超過50%。但總體上看,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還面臨企業小、散、弱,研發投入少、后勁不足等問題,綜合實力和國際先進企業還存在一定差距,產品技術水平、產業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都亟待提升。
就如何推動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辛國斌提出幾點建議:
一要科學規劃發展目標。目前動力電池的技術性能和生產成本,還難以支撐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在市場上進行競爭,對財政補貼和政策支持的依賴性很大,長遠看是不可持續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還在在于實現動力電池技術的革命性突破。一方面,要立足當前,在現有的鋰離子電池技術路線的基礎上,不斷提升電池綜合性能,持續降低成本,努力實現到2020年,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每公斤350瓦時,成本降至每瓦時0.6元的目標;另一方面,要考慮長遠,抓好新體系動力電池研究,最終實現新能源汽車整體性能和成本都要優于傳統汽車。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二要以確保安全為前提。安全是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根本保障,其中動力電池是關鍵關節。如果做不到安全可靠,必將嚴重挫傷消費者信心,影響整個產業發展。因此,動力電池發展只有以安全為前提,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才有價值,必須在保障安全條件下,努力尋找先進性和經濟性的平衡點。一方面,要提高現有工藝裝備水平,加強安全保護技術研發,綜合提高動力電池安全水平。另一方面對于性能先進,但是安全隱患大的產品,要通過使用高安全性材料或添加劑、完善系統集成、優化控制策略等方式改善安全性能,通過完整的安全驗證體系后,再進行推廣和使用。
三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創新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鼓勵多種技術路線共同發展,百花齊放、充分競爭。多數情況下,各種技術路線不是對立的,而是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有不同的市場定位。目前我們新能源汽車有公交車、私家車、出租車、物流車等不同類別,對其續航里程、動力性能、成本的要求也有很大差異。要積極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以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為導向,積極創新,探索先進適用的產品。
四要全產業鏈協同創新。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鏈長,涉及材料、單體、系統、整車、充電、回收等環節,僅僅依靠電池企業在制造環節的努力還遠遠不夠,要突破設計、工藝、制造技術,也要重視基礎材料、生產裝備、充電技術等相關配套產業,尤其要關注電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問題。在創新力量上,動力電池產業研發涉及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研發中心等方面,建設國家動力電池創新中心,成立產業創新聯盟,就是希望能以此為平臺,凝聚產學研各方力量,優勢互補,協調攻關,形成合力,克服技術研發與產業化脫節的問題,形成不斷完善的創新生態系統。
會議還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孫逢春、武漢大學教授艾新平等專家學者作了專題發言,就電動汽車及電池系統安全、動力電池技術路線圖、動力電池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動力電池標準體系以及動力電池上下游產業鏈各環節的創新發展開展了深入研討。
上一篇:鋰離子電池或面對供應短缺
下一篇:TSLA電池成本占過半車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