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39次 | 2022年04月16日
動力鋰電池包回收市場的前景如何
目前動力鋰電材料回收有兩種主流技術路線,干法冶金和濕法冶金。目前采用濕法冶金技術路線,已實現消費級鋰離子電池的規模化回收利用提取鈷和鎳等金屬,一旦動力鋰電池回收端能上量,實現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回收利用沒有太多技術上的障礙。
干法:以物理上的拆解粉碎為主,剝離外殼后進行焙燒,回收電池其他輔助有價值材料,如銅鋁箔等。這種方法工藝較簡單,成本低,但回收的產品純度也低,目前來看,比較適合現階段磷酸鐵鋰的回收。
濕法:濕法冶金通過溶解的方法,得到含鈷鎳等貴金屬元素的溶液,再利用液相合成等工藝得到新的三元正極材料,這種方法工藝難度更高,但回收的元素純度更高。適合更高純度有價值金屬的提取,因此較為適用于三元材料的回收。
通常動力鋰離子電池包的使用壽命為3-5年,一輛電動汽車的電池組包含80-120塊單體鋰離子電池,每塊動力鋰離子電池的重量為3-4kg。以平均每輛新能源車載有100塊單體鋰離子電池,每塊重3kg計算,截至2015年全國投入使用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包將分別達到2.66億塊,總重量將達到79.8萬噸,而這些鋰離子電池將于2018年集中進入報廢期,退役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問題迫在眉睫。當前時點環保需求、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的經濟性和政策支持是驅動鋰電回收業務發展的三大重要動力。
鋰離子電池重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質和隔膜四部分構成,其中正極材料價值量最高,也是回收的重點。以三元鋰離子電池為例,其成本中正極材料占比約35%,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占比分別約5%、8%和8%。廢舊鋰離子電池的材料一旦進入環境中,正極材料中的鎳、鈷、錳等金屬離子、負極的碳粉塵、電解質中的強堿和重金屬離子都有可能造成重金屬污染或有機物污染,并最終通過食物鏈最終進入人和動物體內,嚴重影響環境質量和人類健康。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在具有環境效益的同時,兼具經濟效益。不同動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中所含的有價金屬成分不同,其中潛在價值最高的金屬包括鈷、鋰、鎳等。未來,伴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電池需求持續新增,對鈷、鋰等原材料的需求亦將更加緊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