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56次 | 2022年06月11日
頭部鋰電設備廠排產緊張 毛利率或有所松動
財聯社(廈門,記者李子健)訊,"我已經持續超過50天沒有休息了。"華東地區某鋰電設備廠技術工人的抱怨體現了目前鋰電設備行業的行情。近日,財聯社記者從多家鋰電設備上市公司獲悉,頭部鋰電設備公司產量飽滿,基本上有產量就能拿到訂單。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國內鋰電池投資項目37個,投資總額約3148億元。盡管如此,SNEResearch仍預測2023年-2025年,動力鋰電池的缺口將進一步擴大。電池廠商產量加速擴張下,鋰電設備廠景氣度高企,有頭部鋰電設備廠有關人士表示,有關工期較急的訂單,下游電池廠給出的價格亦有所"松動",而以往鋰電設備廠則要配合電池廠降價。
頭部公司產量飽滿
鋰電池生產工藝流程重要涵蓋電極制作的攪拌涂布階段(前段)、電芯合成的卷繞注液階段(中段),以及化成封裝的包裝檢測階段(后段)。除此之外,成產過程中還要輔助工藝,如各類焊接設備進行輔助極片制造、電芯封裝、電芯PACK等工藝。
從多研報中獲悉,目前每GWh產量對應2-2.5億元鋰電設備,鋰電前、中、后段設備的價值量占比分別為39%、31%和30%。其中,涂布、卷繞以及化成分容檢測設備分別為前、中、后段最關鍵的設備,其價值量占比分別達20%/15%/20%。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贏合科技(300457.SZ)的鋰電設備應用重要為中前段重要工序,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目前產量飽和,今年截止2021年六月中旬,公司新簽鋰電設備訂單超過44億元,同比上升近2倍。
而供應動力鋰電池激光及自動化設備的海目星(688559.SH),今年上半年新簽設備訂單已超過13億元(含稅),接近去年公司全年營收。除了表示在手訂單充足,海目星相關負責人針對新建產量表示,江門生產基地一期已經投入使用,排產運轉充分;江蘇生產基地一期于21年投入使用,排產工作穩步有序進行。
不愿具名的頭部鋰電設備廠有關人士則坦言,一線鋰電設備廠基本上已經滿產,甚至出現溢單至二、三線鋰電設備廠的情況,"現在你只要有產量,就能拿到訂單,(二三線鋰電設備廠)也許很難進入頭部電池廠,但整個鋰電池行業都在擴張。"
"我已經持續超過50天沒有休息了,近期回公司處理一些工作后,還得進鋰電廠繼續安裝設備。"華東地區某鋰電設備廠的技術工人稱。贏合科技相關負責人亦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供需端的持續旺盛,目前電池公司呈加速擴產態勢,鋰電設備行業的訂單整體較為充裕。
從訂單量來看,去年下半年以來,鋰電設備重大招標數量、金額均明顯新增。今年下半年,僅先導智能(300450.SZ)、贏合科技、利元亨(688499.SH)及海目星已披露的鋰電設備訂單金額就超過128億元,接近去年行業主流公司全年水平。
中泰證券分析師馮勝、謝校輝測算,2021-2022年,鋰電設備年均新增市場空間接近500億元,2023年接近600億元,預計未來三年是鋰電設備黃金周期。
毛利率或有所松動
廣發證券日前研報指出,即便是考慮了每年新增擴產后,2021/2022/2024/2025年,全球動力鋰電池預計仍將會分別出現17/30/45/370GWh的產量缺口。隨著目前擴產計劃在2023年逐步落地,屆時產量缺口有所緩解,但若僅有目前的擴產計劃,2025年左右又將迎來大規模的動力鋰電池需求缺口。
上述頭部鋰電設備廠有關人士表示,目前鋰電廠的訂單普遍很急,有關工期較急的訂單,下游鋰電廠給出的價格亦有所"松動"。"以往鋰電設備廠要配合電池廠降價,但今年預計趨勢緩和。"
從先導智能近期披露的調研紀要中獲悉,2020年鋰電池設備營收占總營收超過55%,整體毛利率為33.53%,重要由于子公司泰坦新動力后段設備毛利率下降導致。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已恢復到40%以上。
受困于原材料成本上升、訂單上升較快但供應鏈擴產節奏略遲緩等原因,贏合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短時間內毛利率依然承壓。其進一步分析稱,公司為新訂單新增了很多人工和物料的儲備,成本上升,但是發貨及確認收入要一按時間。
"公司希望通過加強整體生產過程的成本管控,以及提升周轉效率等方式來化解毛利率壓力。隨著公司出貨量的不斷提升和規模效應的顯現,以及原材料價格的企穩,公司盈利情況有望逐步改善。"贏合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
有業內人士指出,具備整線能力或核心專用設備的設備廠,毛利規模更加有望提升,除了強服務能力以外,及時的供貨能力亦相對較強。據悉,目前具備整線能力的設備公司有先導智能、杭可科技(688006.SH)、利元亨。
而有關未來什么樣的公司有望拔尖,贏合科技相關負責人認為,未來研發實力強、具有明顯規模優勢且交付能力強的鋰電設備公司有望加速發展,更好的分享行業成長。
而對目前影響產量擴建的要素,海目星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裝備制造類公司,擴建產量主要受人力、場地、資金、供應鏈資源等綜合因素影響。上述頭部鋰電設備廠有關人士則表示,高端的鋰電設備產量,主要為工程師及場地,在不考慮資金及供應鏈的情況下,擴建周期約半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