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450次 | 2022年07月06日
投資超400億!鋰電材料公司瘋狂擴產
受政策補貼退坡影響,下游電池公司的壓力加大,業內分析認為2018年行業將加速洗牌。和之相對,上游材料公司形勢較好,原材料價格上漲且廠商相對集中。誰掌握了資源誰就掌握了主動權,一時間各公司紛紛加入了資源爭奪戰。
隨著電池廠商不斷擴能,市場對上游材料的需求也是有增無減,僅CATL一家,預計2020年對三元正極材料需求就有可能超過150億,電解液、濕法隔膜的需求在30億左右,正負極材料的需求在25億左右,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需求在20億左右,而大致測算,結構件的需求也在50億左右。
進入2018年,各公司加大對資源的把控,布局上游材料資源,據鋰電大數據不完全統計,各公司2018年在鋰電材料項目上的投資已超過400億,以下對2018年電池材料相關投資項目一一盤點。
杉杉股份
杉杉股份一月十六日晚通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杉杉能源和長沙高新區簽訂投資協議,計劃投資200億元(含流動資金),在麓谷投資建設10萬噸級高能量密度鋰電池正極材料開發、生產、銷售基地項目。該項目計劃分期完成10萬噸高能量密度鋰電池正極材料的投資計劃,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在150億元到200億元之間,將進一步鞏固杉杉能源新能源鋰電正極材料行業全球第一的龍頭地位。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比亞迪
二月三日,青海鹽湖比亞迪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及青海鹽湖佛照藍科鋰業公司的"3+2"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正式開工,業界稱這將是我國最大碳酸鋰項目。"3+2"是指青海鹽湖比亞迪資源開發有限公司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青海鹽湖佛照藍科鋰業公司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兩個項目投資近80億元,預計建設工期1年半左右,屆時鹽湖股份碳酸鋰產量將達到6萬噸/年。
華友鈷業
華友鈷業三月十二日晚間通告,公司(或通過子公司)計劃投資建設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基地(年產15萬噸鋰電動力三元前驅體新材料項目)。項目總投資為636,982萬元。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均營業收入125.25億元,年均利潤總額11.81億元。公司稱為充分把握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機遇,滿足新能源市場對高端動力鋰電池材料日益上升的市場需求,為公司從鈷行業領先者轉型發展成為鋰電新能源材料行業領先者謀得先機。
多氟多
一月十六日多氟多公布通告稱發行A股股票的申請獲得審核通過,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6.97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全部投資于"年產10,000噸動力鋰電池高端新型添加劑項目"、"30萬套/年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及配套項目"。
賽特新材
二月五日,賽特新材投資12億元在連城工業園區興建鋰電池軟包鋁塑膜生產項目,重點研發生產以小體積、高容量的平板電腦、電動工具等軟包鋰電池用鋁塑膜,高容量、高能量密度的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用鋁塑膜,并延伸到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儲能系統的動力源的軟包裝配套上。項目分三期實行,達產后將形成年產5000萬平方米鋁塑膜生產量力,年產值可達14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鋰電池軟包鋁塑膜研發生產基地。
紐米科技
一月二十三日紐米科技公布股票發行方法,擬以4元每股至12.21元每股,發行不超過1億股(含),計劃融資不超過12.21億元(含),且不低于3億元。本次定向增發所募集資金重要用于公司新建3×5000萬平方米/年高性能鋰電池微孔隔膜項目及補充公司日常經營所需的流動資金。
中材科技
二月二十三日消息,公司擬合資設立"中材鋰膜有限公司",承擔建設"年產2億平米鋰膜生產線建設項目"。總投資93,543.69萬元,項目預計可實現年均銷售收入57,555.33萬元,年均利潤總額19,253.05萬元,總投資收益率21.20%,項目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星源材質
三月五日,星源材質公布了創業板公開發行可轉債募集說明書,本次發行可轉債擬募集資金總額為4.8億元,用于年產3.6億平方米鋰電池濕法隔膜及涂覆隔膜項目,本次募集資金項目建成后將使公司鋰電池隔膜產量顯著提升。
新宙邦
三月十三日晚間,新宙邦公布通告稱,公司擬以控股子公司荊門新宙邦新材料有限公司為項目實行主體,投資建設年產2萬噸鋰電池電解液及年產5萬噸半導體化學品項目,預計投資3.5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2.5億元,建設期約24個月,預計2020年一季度投產;二期投資1億元,預計在一期投產兩年后開始建設。
智慧能源
一月十一日晚,智慧能源公布通告,公司子公司遠東智投擬出資2億元增資南氏鋰電新材料,交易完成后遠東智投持有南氏鋰電新材料10%股權。公司和南氏實業擬分別出資4000萬元、5000萬元對公司全資子公司遠東宜春進行增資,交易完成后,公司和南氏實業各自持有遠東宜春50%股權。此外,南氏實業擬出資人民幣2億元增資遠東福斯特,交易完成后南氏實業持有遠東福斯特10%股權。南氏鋰電新材料戰略規劃年產4萬噸碳酸鋰、1萬噸氫氧化鋰,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超百億元。
江蘇國泰
二月六日晚間通告,公司基于長遠考慮,擬變更年產4萬噸鋰離子動力鋰電池電解液項目投資總額、實行地點和實行方式。實行地由CATL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廠區內變更到寧德福鼎市龍安項目區精細化工園區內,擬在新址購買土地自建廠房及配套設施,項目總投資由1億元新增至1.5億元,變更后項目建設周期預計2年,此前項目建設周期預計為1年。
天賜材料
三月五日,天賜材料和日本中央硝子株式會社共同投資設立中外合資公司江西天賜中硝新材料有限公司,從事液體六氟磷酸鋰生產,第一期年產量3,0000噸(含原6000噸),第二期年產量30,000噸(視市場情況建設),合計60,000噸。該公司注冊資金1.2億,九江天賜認繳出資人民幣7,800萬元,占股比例為65%。
猛獅科技
猛獅科技三月一日晚通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5000萬元和陳奕、袁智斌、黃春燕合資設立新疆中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重要開展鋰電池用高檔電解銅箔等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中亞新材料的注冊資本為1億元,公司出資5000萬元,占中亞新材料注冊資本的50%。
公司稱,本次合資設立中亞新材料符合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產業布局和發展戰略,有助于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和盈利水平,符合公司長期發展戰略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鵬輝能源
一月三十一日,鵬輝能源公布通告,鵬輝能源擬以4000萬元增資湖南鴻躍,增資完成后將持有湖南鴻躍17.3913%股權。鵬輝能源表示,本次對外投資目的是要把公司業務向上游鋰電材料前驅體和電池回收領域延伸,有利于公司穩定原料供應,獲取并加強公司成本優勢,增強公司競爭力,完善公司產業布局。
點評:2018年第一季度都還沒有結束,各公司已經擺出了"加油干"的態勢,為了贏在2018年的起跑線上,做大做強提升自身競爭力是必然的選擇,但投資體現的是公司運籌帷幄的布局和決勝千里的眼光,擴產之后,給行業和公司帶來的是高速發展,還是產量過剩,還有待時間去驗證。
來源:鋰電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