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20次 | 2022年07月12日
科捷鋰電"財務造假門"的警醒和反思
歷時近8個月,科捷鋰電(871673)"財務門"事件塵埃落定。
近日,新三板鋰電公司科捷鋰電收到《我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寧夏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這成為國內首個新三板公司被處罰的案例。
決定書指出,2014年九月,公司以相關方存在為由,將應付給關聯方及第三方的、工程款等合計2000萬元直接轉給公司實際控制人,但是賬務處理中使用了偽造的銀行進賬單進行入賬。
根據《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第五十六條、第六十二條規定,寧夏證監局決定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并計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要求公司高度重視,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學習,嚴格按照公司會計準則要求對相關賬務進行處理,并于2018年八月二十四日前向寧夏證監局報送書面整改情況報告。
簡單梳理科捷鋰電事件,經過重要是:在2017年十一月三日,寧夏證監局對科捷鋰電進行專項檢查發現,該公司2014年九月二十五日通過公司賬戶將2000萬增資款轉給控股股東王輝,在賬務處理上,卻將該筆款項沖抵了石嘴山市尉元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江蘇耀華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環能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鎮江市永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4家供應商的往來賬款。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這4家供應商因和科捷鋰電均存在關聯交易,盡管并未收到實質款項,卻沒有一家公司出來聲討。被寧夏證監局審核后,科捷鋰電自家證券服務商也立即對上述2000萬增資項款進行核查,并指出其財務作假。
資料顯示,科捷鋰電成立于2013年,2017年七月二十四日在新三板正式掛牌,重要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鎳鈷錳三元氧化物正極材料)及下游應用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涵蓋三元素幾十余種不同類型的產品,重要包括了KN-1型三元素、KN-4型三元素、KN-4H型三元素-SEM、三元單晶KN-8等。重要客戶包括新凌嘉、力萊電源、量能科技、海盈科技、鵬輝能源等公司。
根據科捷鋰電披露,公司2016年之前以銷售鎳鈷錳酸鋰為主,2016年開始"正極材料+"的商業模式開始運營后,公司資金不足,生產量力不足以同時保證鎳鈷錳酸鋰的銷售及OEM對鎳鈷錳酸鋰的消耗,因此放棄了部分鎳鈷錳酸鋰客戶,經過2016年一年的發展之后,公司資金流稍顯寬裕,鎳鈷錳酸鋰產量新增,除去OEM代工使用部分之外,其余部分繼續用于恢復之前鎳鈷錳酸鋰客戶的合作,因此2017年公司鎳鈷錳酸鋰銷售占比有所上升。
事實上,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26家成功轉板的公司中,有15家修改過本身在新三板公開公布的財報。2018年以來,新三板10家主動放棄IPO計劃的公司中有9家修改過財務數據。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來,部分新三板公司在財務規范方面還要加強自身學習和管理。而科捷鋰電這次的財務造假也是國內新三板中被處罰的首例。
事實上,除了新三板,主板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同樣不容忽視。證監會近日公布了《證監會上半年稽查執法工作情況通報》、《證監會通報上半年查處信息披露違規情況》。通報顯示,上半年以來,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案例正在增多。
具體來看,在辦的財務造假呈現以下特點:一是財務造假手法隱蔽復雜。有的上市公司持續多年將生產廢料循環入庫虛增庫存,實現少計成本、虛增利潤。有的公司利用行業特點,通過出售商品再購回或退貨商品不進行退貨處理等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
二是涉案領域涉及公司債等業務。一些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在發行公司債過程中涉嫌財務造假、未披露重大事項。有的向交易所報備發行文件中含有虛假財務數據;有的隱瞞重大擔保事項,擅自改變資金用途。
三是多種行為交織。信息披露違規的背后,往往隱藏著不法關聯交易、違規資金占用、惡性利益輸送等嚴重的線索。有的利用信息披露實行、操縱市場;有的長期侵占上市公司資金;有的不披露一致行動關系,回避要約收購義務。
四是不少手段惡劣,情節特別嚴重,涉嫌刑事犯罪。有的持續多年實行財務造假且金額巨大,有的還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等多項犯罪。
GGII分析認為,近兩年來,鋰電股成為資本市場被熱炒的概念,也有不少跨界上市公司直接選擇優質新三板標的兼并,但囿于財務原因最終終止收購。科捷鋰電"財務門"事件給予業界一個警醒,無論是主板上市公司還是新三板公司,都要重視公司的內部管控和合法經營,決不能為了一時的短時間利益葬送公司在資本市場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