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18次 | 2023年10月19日
香河會議:鈷酸鋰標準橫空出世
標準是構成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基本要素,是規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制度。由中關村標準故事編委會組織編寫,北京市市委常委茍仲文、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作序,《我國電子報》多位記者參和撰寫的《中關村標準故事——探秘標準創新引領產業發展》一書已經正式出版。書中的30個故事從不同側面記述了中關村公司在實行標準化戰略的實踐中,自主創新、不懈求索的歷程和成就。《我國電子報》特摘登該書電子信息技術標準相關章節,以饗讀者。
當今信息時代,流行這樣一個說法: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但手機不能一刻沒有電。因此,被稱為移動設備"糧食"的鋰電池成為新的生活"必需品",而制造這些"必需品"的原料——鈷酸鋰、錳酸鋰、鎳酸鋰,看起來似乎是一堆不起眼的"石頭"粉末,但經過盟固利公司"點石成金"的妙手,變成一顆顆亮閃閃的鋰電池。
10多年前,一批海外學子回國創立了中信國安盟固利電源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盟固利),從公司成立后的第4個年頭開始,便陸續提出并制定了鈷酸鋰、錳酸鋰、鎳酸鋰等國家和行業標準,讓鋰電池更輕巧、更耐用、更環保。
圖為上海世博會純電動公交車充電站
香河會議:鈷酸鋰標準橫空出世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生產上去了,經營上去了,但是盟固利公司了解,只有制定標準才可以反映出一個行業的水平:產業先進則標準先進,產業落后則標準落后,只有產業發展到了一定先進的水平,才能制定出先進的標準。
2004年八月,河北香河,烈日炎炎。然而中心賓館大會議廳里的氣氛堪比室外如火的驕陽。由盟固利公司組織的討論會正在這里舉辦,一場有關鈷酸鋰國家標準的巔峰對決在這里拉開了大幕。鋰電池正極材料界的領軍人物來了,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專家來了,業內生產公司如北京當升和北大先行等也來了,各路鈷酸鋰研發生產技術精英把會議大廳擠個滿滿堂堂。和會專家們對鈷酸鋰國家標準的制定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當時,鈷酸鋰產品在行業內的認識很不統一,例如有關產品的"3.6V平臺容量比率"這一指標,各生產公司很少對此進行研究,而且也未認識到這個指標有關產品的性能有什么影響;另外,日本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內也沒有這個概念,所以剛開始有相當一部分專家不贊成在標準中加入對這個指標的控制,但也有部分專家和公司包括盟固利公司堅持應該加入這個指標。雖然日本沒有這個概念,但盟固利公司在研發和生產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相關相關經驗和數據,可以證明這個指標有關衡量電池材料是有用途的。經過激烈的爭論,和會專家最終一致同意將該指標作為控制標準。
這一點剛達成一致,產品的"振實密度"又成了大家爭論的另一個焦點。大家有關控制產品的"振實密度"這個指標倒是沒有異議,但是有關振實密度具體應該達到什么樣的標準存有較大的爭議,有些專家認為應該大于2.2g/cm3,甚至認為應該達到2.4g/cm3以上,可是有關部分生產公司,可能達不到這個指標。為了能夠使該標準具有廣泛的適用性,而不是僅限于幾個公司使用,最終確定將產品振實密度的指標定為"不小于1.8g/cm3"。討論會就是在這種思想風暴、技術交鋒中,走向了意見統一,提高了行業內對鈷酸鋰產品的認識,新增了標準的適用性。
此次會議的結果對我國鈷酸鋰國家標準的創建和發展出現了深遠的影響,對鈷酸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術語和含義,使鈷酸鋰國家標準的制定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
2000年盟固利公司成立的時候,鋰電池產業在我國也是剛剛起步,行業內沒有相應的標準,就連鋰電池材料研發生產比較先進的日本,也沒有相應的國家和行業標準。當時,我國生產公司各自為戰,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良莠不齊,急需一部業界標準來指導行業的發展。
最開始,鈷酸鋰國家標準的制定項目并未交給盟固利公司,而是交給了其他機構。但該標準在其后期的制定過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致使該項目難以完成。此時,盟固利公司憑借自己的技術實力接手了該項目。
盟固利公司雖然對鈷酸鋰材料有深入了解,但制定鈷酸鋰國家標準尚屬首次,故面對著巨大的技術挑戰;且當時還遇到資金短缺的掣肘,從國家和地方政府那里基本上得不到資助,真可謂困難重重。然而他們迎難而上,一定要爭分奪秒地找到相應的檢測方法和產品的性能指標,而這每一項工作都是一個新的課題。為了能夠完成這項標準的制定,盟固利公司從上到下全體員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和試驗,最終確定了產品的性能控制標準和測試方法。通過自籌資金,從公司的營業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資金專門用于標準的制定和實行,解決了資金缺口問題。在鈷酸鋰標準的制定過程中,為了使標準在后續的實行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多公司和單位的采用,以新增標準的適應性,他們組織全行業內的多名專家和公司代表,舉辦了上述大型標準研討會,統一了意見和看法。功夫不負有心人,盟固利人頂住了壓力,克服了種種困難,最終推出了鈷酸鋰國家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在標準制定史上畫上了濃重的一筆。
專家鑒定得出結論:這項國家標準規定的技術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表明了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已經可以和國際水平相媲美。
盟固利公司之所以能夠擔當制定國家標準的重任,是和他們在鋰電池材料方面深厚的技術積累分不開的。
該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生產和銷售。他們生產的鈷酸鋰產品占據了國內1/3的市場,2007年鈷酸鋰生產總計975噸,錳酸鋰生產65噸;2008年鈷酸鋰生產1300余噸,錳酸鋰生產75噸。2001年四月,他們建立了國內第一條大規模鈷酸鋰生產線;2003年六月建成了錳酸鋰生產線;2004年十一月建成了鎳酸鋰生產線。目前,已經達到年產2500噸鈷酸鋰、500噸錳酸鋰、300噸鎳酸鋰的規模產量。他們在鋰電池材料的物理、化學和電化學性能研究和測試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相關相關經驗。
生產上去了,經營上去了,但是盟固利公司了解,只有制定標準才可以反映出一個行業的水平:產業先進則標準先進,產業落后則標準落后,只有產業發展到了一定先進的水平,才能制定出先進的標準。
制定標準的公司都是本行業內的龍頭公司。盟固利公司創業成功,在國內業界嶄露頭角,已成為鋰電池行業的領軍公司,具備了先進的技術和產業水平。因而創業不久,便有幸承接了制定該行業國家標準的任務,踏上了制定鋰電池材料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征程。
在后續標準的制定工作中,盟固利公司從未放慢腳步。他們借鑒先前制定鈷酸鋰國家標準的相關相關經驗,先后又制定了"錳酸鋰"行業標準和"鎳酸鋰"國家標準。
上一篇:華夏神州大容量鋰電池獲新突破
下一篇:盟固利公司錳酸鋰應用跨出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