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195次 | 2018年08月15日
氫燃料電池是噱頭
氫能源汽車主要生產商3月25日開始在美國市場小范圍出售氫能源汽車,人們憧憬多年的氫能源汽車終于上路。
受消息影響,普拉格股價當日暴漲49%。而昨日A股市場氫能源燃料電池概念股同樣集體飆漲,其中江蘇陽光、同濟科技、華昌化工3股漲停,其余概念股也漲勢明顯。
隨著氫能源汽車的上路,市場上隨即有了這新能源車將“終結特斯拉”的言論,其依據為氫能源汽車行駛里程是電動汽車的三倍,且補充氫能源時間短,只需幾分鐘,與電動汽車數小時才能充滿電的情形相比,優勢十分突出。受這樣的預期影響,美股市場和A股相關概念股近來“聯動”走出一波可觀的行情。
不過,與美股氫能源汽車概念炒作不同,A股氫能源汽車概念股主要集中于氫燃料電池領域,相關個股不少是參股了以氫燃料電池為主營業務的子公司,很少涉及氫能源上下游的生產、儲存、運輸和加氫站,而這些則是制約氫能源汽車普及的主要障礙。
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A股涉及氫燃料電池概念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江蘇陽光、同濟科技、南都電源、長城電工、復星醫藥、廈門鎢業、新大洲A、上汽集團和華昌化工等個股。
同濟科技持有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權,該公司質子膜事業部主要致力于質子交換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與部件的研發。上汽集團、長城電工、新大洲和南都電源則合計持有大連新源動力54.7%的股權,該公司業務涵蓋了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以及多種電池產品的開發。
一位券商研究員稱,從市場表現看,華昌化工一直被投資者當成氫燃料電池概念的“急先鋒”,但其實是個“烏龍”。公司投入募集資金1.7億元用于1000噸/年的固體硼氫化鈉(優質儲氫材料)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但華昌化工稱,并不打算將硼氫化鈉應用于氫燃料電池,公司并沒有氫燃料電池裝置的生產,硼氫化鈉產品主要用于還原劑。
縱然市場對氫能源汽車有相當的愿景,但從氫能源的生產、運輸、儲存、使用便捷性上看,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還不具備鋰電池汽車那樣的成本優勢和使用優勢。
招商證券汽車行業首席研究員汪劉勝發布研報認為,從電池購置成本、裸車購置成本、能源使用成本、維護保養成本等替代經濟性上分析,氫動力電池的四項成本均高于內燃車,還不具備大規模替代的基礎,而鋰電池成本在后三項上低于內燃車,且具有明確的成本下降通道,具備替代內燃車的條件。
上一篇:電池811時代何時來臨
下一篇:立足電池市場 促進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