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347次 | 2018年08月16日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有望在2020年得到解決
許多人知道的是,發展新能源汽車,政府補貼是發給了整車企業;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政府補貼對象是動力電池企業。中國要發展新能源汽車,其瓶頸是動力電池這個短板。政府補貼重點要解決短板問題,這是符合常理的。但是政府找不到如何補貼給動力電池的直接辦法。因為新能源汽車是動力電池的用戶,動力電池如果裝到汽車上了,動力電池生產和銷售任務就完成了。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家是按市場價格買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家能承受的價格與動力電池的市場價格有一個差價,政府就補給了整車廠。
差價是一個動態,于是政府的補貼也是動態的,基本上每一年要調一次,補貼下調的基本依據是動力電池價格的下降幅度。政府預計2020年這個差價為零。政府補貼就將取消了。政府補貼最大收益對象是動力電池行業,補貼的基本目的,是要發展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破解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
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發展起來了,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就沒有瓶頸了。要研究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重點要研究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
一、2014-2017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產銷發展情況
統計表明:
①2014年產量:397(億Wh),2015年產量:615(億Wh),同比增長為:54.91%;2014年銷售收入:715(億元),2015年銷售收入:985(億元),同比增長為:27.41%;
②2016年產量:873(億Wh),同比增長為:54.91%;2016年銷售收入:1330(億元),同比增長為:27.41%;
③2017年產量:1009(億Wh),同比增長為:15.6%;2016年銷售收入:1589(億元),同比增長為:19.5%。
產量與銷售收入的增加,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市場的快速增長。其中,消費類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由695億元增長到757億元,同比增長約9%;新能源汽車及電動自行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由600億元,同比增長30%,達到780億元。儲能用鋰離子電池銷售收入由35億元,同比增長48%,達到52億元,產量由25億瓦時,增長到39億瓦時,同比增長55%。
二、2017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總裝機量達到370.6億WH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月11日發布的數據,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了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4%。中國連續3年是世界上最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大國,2017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總裝機量達到370.6億WH,其中:
①乘用車裝機量139.8億Wh,占比37.72%;
②客車裝機量145.7億Wh,占比39.31%;
③專用車裝機量85.1億Wh,占比22.95%。
(注:鋰離子電池裝機量369億Wh,占裝機量的99.56%)
三、2017年我國再次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應用市場
(1)動力電池的主要品種有:三元、磷酸鐵鋰、錳酸鋰、鈦酸鋰,其排名如下:
①三元:165.6億WH,占鋰離子電池裝機量的44.87%;
②磷酸鐵鋰:180.7億Wh,占比48.96%;
③錳酸鋰:15.4億Wh,占比4.17%;
④鈦酸鋰:7.4億Wh,占比2%。
(2)鈦酸鋰主要用在客車上,其他電池在所有車型都有應用
①乘用車裝機量139.8億Wh,三元電池106.21億Wh,占比76%;磷酸鐵鋰29.97億Wh,占比21%;錳酸鋰2.32億Wh,占比2%。
②客車裝機量145.7億Wh,磷酸鐵鋰128.98億Wh,占比88.5%;錳酸鋰8.81億Wh,占比6%;鈦酸鋰7.39億Wh,占比5.1%;三元0.44億Wh,占比0.3%。
③專用車裝機量85.1億Wh,三元58.84億Wh,占比69.1%;磷酸鐵鋰21.74億Wh,占比25.5%;錳酸鋰4.25億Wh,占比5%。
四、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取得快速成長
①動力電池產能快速增長。截止2017年年底,國內動力電池總產能約140Gwh,同比2016年101Gwh的產能增長36.61%;2017年有效產能約為115Gwh,新能源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為36.9Gwh。
②2017年中國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水平已經得到顯著提升。磷酸鐵鋰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15Wh/kg,主要被應用于新能源客車領域;三元電池則從NCM523體系向NCM622/811和NCA邁進,主要應用于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市場占比快速提升;
③新能源專用車領域,三元電池與磷酸鐵鋰電池基本持平。
三元電池高鎳化步伐加快。三元電池企業,都在集中布局高鎳,其安全性逐步得到驗證。其技術路線,從目前主流的NCM523體系正向NCM622、NCM811和NCA快速的推進,較好企業有:
a)天勁股份三元單體量產比能量達230Wh/kg,重點發展高鎳三元材料電池;
b)比克18650圓柱第三代2.9Ah產品已經實現量產,能量密度約為218Wh/Kg,重點開發高鎳811/NCA體系;
c)遠東福斯特218Wh/kg三元電池已經批量生產;
d)桑頓新能源230wh/kg三元電池實現量產;
e)科技220Wh/kg三元軟包電池已批量生產;
f)輝能源2.8Ah的18650電池比能量達到230Wh/kg以上,高鎳三元電池將實現量產;
g)三迅新能源220Wh/kg三元電池可實現量產等。
④動力電池行業集中度將持續提升
a)2016年前20強企業裝機量為83.1%,前5家企業裝機量占比為64.5%;
b)2017年前20家企業裝機量320.9億WH,占比87%;前5家企業裝機量223.43億WH,占60.5%;
c)2018年前4個月前20家企業裝機量79.41億WH,占比96.5%;前5家企業裝機量占比82.1%;
⑤乘用車已經已經新能源汽車增長的主力。盡管磷酸鐵鋰電池在電動大客車領域擁有廣闊的市場,但隨著技術的進步,三元電池的成本逐步降低,以及安全性的逐步提高,三元電池已成為電池技術發展的重點。
五、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在2020年可望能到解決
國家對動力電池提出明確發展目標是:
①2020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力爭實現350Wh/kg,系統比能量力爭達到260Wh/kg、成本降至1元/Wh以下;
②2025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
③2030年:電池能量密度達到500Wh/kg。
可以這樣說,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瓶頸,在2020年可望能得到解決。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穩步前行。
上一篇:動力電池軟包電池的進階之路
下一篇:簡述當前動力電池的主流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