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92次 | 2022年10月17日
智能管理平臺助力充電樁運營
目前,電動汽車充電樁行業已經由早期注重布局進入到目前注重運營的新階段。“跑馬圈地”不抵“運籌帷幄”,企業想要靠運營賺回本金,除了收取電費外,為充電樁裝上“大腦”,通過智能管理來節約成本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人工管理數據壓力大
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市場對于充電設施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數據,截至2019年2月,聯盟內成員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34.8萬臺。隨著市場的不斷深入發展,對充電樁的管理日益重要。
“中關村園區的電動車場站是在2016年10月份建成投產的,當時設備比較‘原始’,運營者并不能看到實時的充電數據,數據和充電故障都需要充電工人給企業反饋,然后再去維修,最后再做數據統計和分析。”中關村環保科技示范園園區充電運營主管鄭蘭慶告訴記者,人工統計的數據存在誤差,而且成本較大,對企業來說是筆不小的負擔。“除了需要專業的充電工人解決充電故障,負責數據統計和數據分析的人也各不相同,人力成本較大。”
記者了解到,充電樁管理難并非個別現象,甚至不少企業都在此“踩過坑”。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我們在昌平區的大巴場充電站于2017年建設完成,2018年開始投入運營。運營時發現,充電數據的統計管理非常麻煩,而數據內容的分析則更為復雜,不僅占用大量的時間、人員,增加了企業的人工成本,還容易出現數據上的錯誤,同時也不能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快速性。”北京馳銳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充電場站負責人吳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政府或第三方能夠建立一個平臺,幫助企業智能管理充電樁。
智能管理節約成本
據記者了解,響應企業“呼聲”的智能管理平臺在一些地區其實已經出現。“為幫助充電設施運營企業更好發展,以及解決新能源車主的充電焦慮,我們推出了充電設施運營管理企業云平臺。”北京市公用充電設施數據信息服務平臺e充網媒體中心總監張妮告訴記者,該平臺目前已與國內多家知名充電樁設備生產企業合作,共同為運營商提供產品及技術解決方案。
“其中的大數據經營分析既滿足了運營商的運營需求,又有效提升了設備使用率。此外,平臺還可實現充電設施的智能網絡化、無人值守解決方案,具備在線支付、數據統計分析、設備資產管理、故障報修、運營維護等功能。”張妮進一步介紹。
目前該平臺已經為北京、天津、陜西、云南、四川、福建、山東、山西、湖南、內蒙古等省區市內的30多個城市、100多家企業提供服務,幫助物流企業、公交公司、網約車等多種類型客戶,累計接入充電樁超5000座。
“智能平臺可以幫助充電場站,特別是一個新加入行業的運營商快速具備對場站管理、數據分析、及對外運營的能力。”智電速能(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志峰告訴記者,對一個充電站來說,從溝通場地、電容,到挑選硬件設備、軟件平臺、安裝施工、調試往往需要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這時如果能選擇一個成熟度高的管理平臺,就能夠讓充電場站快速落地運營,節省大量的成本和時間。對充電設施運營商來說,擁有一個穩定、智能、成熟的管理平臺像人不能缺少眼睛和手一樣重要。
良好的趨勢已經形成,但想要實現大范圍的普及,仍是前途漫漫。“目前的平臺肯定還有提升空間,未來,我們將繼續探索服務內容,優化服務質量,助力更多的充電運營企業發展,幫助整個充電基礎設施領域優化配置,為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做好基礎工作。”張妮告訴記者。
下一篇:新能源公司呼吁減稅政策進一步傾斜